非“给予”类双宾动词的对外教学研究.pdfVIP

非“给予”类双宾动词的对外教学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摘 要 双宾句是现代汉语日常交际较常用的句式之一,它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需要重 视的语法教学点。历年来双宾句以及双宾动词的研究也有很多,但目前来说对于双宾动词 的分类还并没有确定的定论,尤其是对非 “给予”类双宾动词的划分争议较多。但是无论 基于什么样的划分标准,我们都需承认“给予义”双宾动词在众多双宾动词中的核心地位, 非 “给予”类双宾动词只占其中的少部分。以孟琮主编的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1999年, 商务印书馆。)中收录的标有双宾用法的动词74个为例,其中非“给予”类双宾动词占6%, “给予”类双宾动词占94%。这其中还有一些还有一些未统计的非 “给予”类双宾动词。 即使,将目前在分类上有争议的其他小类非 “给予”类双宾动词统计在内,也仅占所有双 宾动词的一小部分,“给予”类双宾动词还是占较大的比重。在观察教材的编排和教师日 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和教材对于双宾句的教学内容和训练也偏重于 “给予” 类双宾结构。然而事实上,在工具书和教材中占少数部分的非 “给予”类双宾动词也有着 极高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场合,并且 “给予”类双宾动词的用法与非 “给予”类双宾动词的 用法也并不完全相同,并不能生搬硬套。 本文基于孟琮主编的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收录并标注的有双宾用法的非 “给予” 类双宾动词,同时搜集了部分其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非 “给予”类双宾动词,通过系列研 究方法并结合现行 《大纲》要求的标准,考察了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偏误,发现了 留学生们对部分非“给予”类双宾动词的掌握不太牢固,尤其是予取不明类和获知信息类。 而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的语序、跟动词经常搭配的词语的用法、和其他句法句式的区分以 及予取不明类双宾动词的用法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语料库、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部分对外 汉语教材、问卷资料等资源,对较典型的非 “给予”类双宾动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理与 分析,通过偏误分析为教学实践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参考建议,也为教学策略和教学大纲 的改进提供更多了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非 “给予”类双宾动词,偏误分析,教学策略 I Abstract Abstract Double-object sentence is one of the more commonly used sentence patterns in daily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Chinese.It isalso agrammar teachingpoint that needsattention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re have been many studies on double-object sentences and double-object verbs over the years, but at present there is no definite conclusion about the classification of double-object verbs, especially the division of non-giving double-object verbsismore controversial.However,nomatter what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re, we need to recognize the core position of give meaning dual-object verbs among many double-object verbs,andnon- givetype dual-object verbsaccount for only a smallpart ofthem. Take 74 Chinese verbs marked with double-object usage included in the Dictionary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