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护服用新型智能纺织品
智能纺织品集中体现着高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纺织品中的
应用,其命名通常是与其功能紧密结合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也属于功能纺织品的范畴, 下面就简要介绍智能纺织品的开发及其在防护服中的应用。
智能纺织品的开发
对于智能纺织品开发工程而言, 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纺纱、 织造(针织、机织) 。而重点强调的是灵活多变的材料工程。从而
单独的产品所联系的纺织链将更长。 纱线和织物的生产加工和整理者也必须了解所加工材料的性能。 其中还应考虑到因最终产品用途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缝纫线等。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应该考虑纺织材料如天然的(棉、黄麻、亚麻等) 、再生的(人造纤维素纤维和醋酯纤维)、合成纤维(聚酯、聚酰胺、聚烯烃、聚丙烯璃
纤维等)和金属纤维。 接着就是聚机织物、 非织造布、针织物等。最后进行恰当的后整理如层压、涂层等。总之,智能纺织品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考虑。
用于防护服的新型智能纺织品
2.1 自发光纤维及其制品
自发光纤维,是一种刚刚兴起的功能性纤维, 目前仅在日本、
美国有小批量的生产, 一般是在合成纤维生产过程中加入少量的
蓄光剂(主要成分为氧化铅和一些稀土元素, 平均粒度在 2μm~
3μm)。产品经光线照射 10min ~20min,即可持续发光 8h~10h,
颜色多种多样,有黄、绿、蓝等。如美国 Beaverindustries 和
Glo-Tech 商标外出售其自发光产品。
自发光产品的发光时间长短, 取决于其在光线下照射的时间
和光强。安全性或者危险警示作用是其主要特点, 尤其是一些信
号性的颜色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警示信号。 制作成特种
服装如运动服、狩猎服、救生衣、交警服,同时在船舶领域得到
广泛的应用。不需要外加光源就可发光,在使用方便、起到安全
警示作用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2.2 温度调节
温度调节对于服装具有很大的优势, 因为无论是在日常生活
中的舒适性或者是极端环境下的劳动防护都已经广为人们所关
注,尤其是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工业防护的研究与发展也已经成为
有意义的工程,如极冷、极热条件下的防护服,多年以来德国安
全技术中心、 俄罗斯独立贸易联合会等等都在研制极端环境条件
下的工业防护服。此外在发电厂、采矿、油田等领域,工作环境
温度可在 -60℃以下或 40℃以上。从而对劳动服装就提出了各种
特殊的要求,如特种内衣、多功能工作服等。温度调节方面主要
可分为凉爽功能、产热功能和温度调节功能三大类。
1.0. 1 凉爽功能
凉爽功能中 最有代表性 的就 是美国杜邦 公司 用于生产
cool-max 织物的四沟道( Tefrachannel)聚酯纤维,它具有优良
的芯吸能力, 是将疏水性合成纤维制成高导湿能力的纤维。 可将
皮肤上的汗用芯吸导到织物表面蒸发并冷却,有实验证明在
30min 内,湿度的去除百分率,棉织物为 52%。而 cool-max 为
95%。
2.2.2 产热功能
下面的几个例子将介绍用于运动服、 休闲服以及防护服的具有保暖和产热功能的纺织品。
积极保暖
目前这种类型的纺织品主要包括积极保暖和积极产热两方
面的 功 能 。 Tloyobo 和 Mizuno 两 大 公 司 睚 在 联合 广 一 种
“ breath-thermo ”产品,属于一种包含有交联聚丙烯类的涤纶纤维。所应用的这种化学物质还因为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经常被用做
医用干燥剂。 从而因小分子水的内摩擦而产热。 其产品内部的温度较之普通产品高 2℃~ 3℃。即使不出汗,人体皮肤表面每天也大约要蒸发掉 900cm3 的水分。 “breath-thermo”就是应用了此水分来给服装内部加热。 最初在 1994 年 Lillchammer 的冬季奥运会比赛中, Mizuno 公司首次将其作为滑雪服介绍给大家,并计划将此类织物引入登山运动服、 高尔夫服中。 Descente和 Adidas
应用了另一种 Toyobo 生产的纤维 “Exlive ,”这是一种含丙烯酸酯粉末的纤维, 其吸水能力比硅胶还强 3 倍,从而具有很好的产热功能。
Toray 公司的 “ Warmsensor机”织物包含有特殊的陶瓷粒子,
结构由吸收、绝缘、隔热三层组成。与普通机织物相比,其内部
温度要高出 2℃~ 3℃, Ssics 公司已将其用于运动内衣、内衣、
滑雪服中。由 Maldemnills 生产的 “Porlatech是”内置锂电池的服
装。其中热盘可以连续维持 5h,以保持服装内的温度。 Goldwin
公司今年冬季将开始向市场推广这类产品。
内置加热体系的夹克
在 1998 年冬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 200 名瑞士运动员和
300 名记者就穿着了 Descent 的“ Mobile thermo ”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