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型柱与悬挑大斜梁施工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Y型柱与悬挑大斜梁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根据体育场工程的使用特点,本工程采用 丫形柱、阶梯式大斜梁 作为主要结构支承系统,Y形柱垂直段高13.7m,斜叉处标高分别为 20.5m和27.9m (见附图一)。柱截面最大处为1000X 5618mm 56根 混凝土柱通过阶梯式斜梁支承全部看台和上部结构,大斜梁轴向长 40m 为变截面梁最大截面为 1200 x 2840mm最小截面为 ,大斜 梁的标高最低点为12.70m,最高点为37.03m,倾角为33.13度,悬 挑长度为8.68m,梁内配筋密集(上下各5、6排,每排10X①36)。 体育场阶梯式看台,通过断面为300X 600环梁搁置在大斜梁上, 四周共56跨成一整体。 图一 二、施工特点 通过对大斜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力进行了分析, 结合 以往的施工实践,我们认为有两个施工难点,即施工重点 1.1第一个特点 如何抵挡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混凝土自身产生的对大斜梁下端 部的轴向压力和水平推力(或对边柱的弯距,见图一)。 大斜梁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自重产生的轴向力 F=1.2 X 2.84 X 2500X 40X sin a =186724kg 1867KN 对B-B截面的水平剪切力为 N=F X cos a =1561KN (以上未计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摩擦力) 这样大的轴向压力和水平剪力,仅靠大斜梁下端模板或其他支撑 体系来抗衡,难度极大,或成本高昂,我们经过专家和技术工人反复 讨论,集思广益,决定用“穿高跟鞋”的原理,即大斜梁下端 1m左 右的梁混凝土与其标高以下的混凝土楼板、 楼板梁、柱子同时施工(见 图一第5施工段),当这部分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即足以抵抗大 斜梁混凝土施工时产生的水平推力),再施工其上部斜梁混凝土,为 确保大斜梁混凝土施工的绝对安全可靠, 我们又将大斜梁剩余部分分 成第8段,第10段两段施工(见图一)。 按这种方法施工,在第8段(见图一)施工时,其产生的水平推 力减小为: N=1.2X 2.84 X 2500X 19X sin a X cos a =74148kg 742KN 当第5段混凝土施工时,正值夏季,日平均气温为25C,据建筑 施工手册混凝土浇注龄期为3天时,混凝土强度可达到设计值的43% 这时的混凝土抗剪强度设计值为 N=19.5N/mrfX 43%X 20%=1.677N/mm (按建筑施工手册,混凝土抗剪强度约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 15%~25% 今取20%+算),A节点处柱截面为1000X 1600mm则A节点的抗剪 力约为 F=1000X 1600X 1.677=2683K2 FN抗剪力 水平推力,安全,同时我们又对试块进行了测定(在 第5施工段浇筑混凝土时加做的一组专供拆模用的试块),此时已达 到强度的60%已超过计算值,即可施工其上部的大斜梁混凝土。 1.2第二个特点 如何平衡大斜梁上部,即丫柱悬挑部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 的水平推力。 其水平推力为 F=1.2 X 2.84 X 2500 X 9 x sin a x cos a =35123kg 351KN (未考虑模板自重及摩擦力等) 三、施工方法 为抗衡其水平推力,我们采用? 48X 3.5脚手管搭设满堂红脚手 架,立杆间距和横杆排距分两种情况搭设, 位于丫型柱悬挑的大斜梁 投影范围内区域的模板支撑采用腕扣式多功能脚手架, 因为该施工段 是产生倾覆力最大的位置(见图二),其支撑杆间距:框架梁及环梁 为300X 600 (梁宽方向为300,梁长方向为600),立杆步距在 丫型 柱分叉以下为1800,分叉以上为900。其水平杆与已浇的柱混凝土连 接采用双钢管,双扣件固定(此部位混凝土专门安排提前浇注完成, 见图一)。为保证架体的整体稳定,在纵横轴线从二层平台往上至梁 板底设置环向与径向垂直支撑,环向支撑每跨设置四道,钢管间距为 ? 48X 3.5@150(X 1500,同时从分叉处往上设置三道水平支撑, 钢管 间距为? 48X 3.5@300(X 3000,垂直支撑上部与斜梁支撑横杆箍紧, 下部与脚手架水平杆箍紧。 位于丫型柱分叉以内即未悬挑部分的大斜梁的支撑采用普通钢管 脚手架支撑,其主杆间距为:(框架梁及环梁为300X 600,梁宽方向 为300,梁轴线方向为600),立杆步距为1600-1800,具体模板及脚 手架支撑体系详见附图2、3、4。 模板体系面层采用10-12mm厚竹胶板,主龙骨为? 48 X 3.5钢管, 间距600mm次龙骨为50X 100mn木楞,间距200mn,主次龙骨用对 拉螺栓固定,支撑体系由主龙骨直接将力传给钢管脚手架。 验算: 斜挑大梁自重(取较大断面梁段) q=1.2X2.84X2500=8.52t/m 折算成水平投影荷载为: q1=q1/c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