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论杜诗批判现实的主要内容。
答:杜甫对现实政治弊端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反战、反诛求、反奢侈、反贫富不均等方面。
一、反战思想
杜甫的批判精神,首先表现在以“泛爱众”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反战思想。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使历代“仁者”为之“战栗”。孟子对诸侯争城争地之战猛烈抨击:“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上》)杜甫的反战,常常是从尊重人的生命出发的。对杜甫的非战思想,研究者们作了大量工作,从战争的正义与否上进行探讨,区别出杜甫对哪些战争是反对的,对哪些战争又是支持的,从而论证杜甫的非一味反战。这样的区分是必要的,对我们了解杜甫的思想确有帮助。但是,不应忽视杜甫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的对“战争”――不管是扩张战争、侵略战争还是平叛、平乱(当然,主要是对动乱者)――所带给人民的巨大痛苦的清醒认识和自身的深刻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态度。
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杜甫出于良知,支持以正义战争反对不义战争,如对武定祸乱表示肯定,支持中央政府对叛军作战,反对外来势力侵略,支持反击侵略以保卫安定边境和平,甚至反对农民起义等等。但一旦进入有关战争的一些具体的思考,诗人就无法自欺。即使是正义战争也是如此。
杜甫对平乱战争征兵过程中的一些非人道行为和军营中的种种腐败现象的揭露与批判,在客观上已形成了抽象的肯定(支持某些正义战争)和具体的否定(反对强迫征兵,反对苦乐不均等等),再加上反对开边拓土及其他不义战争,他对战争的态度还不明显吗?
二、反诛求
杜甫有批判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时,常常把“诛求”作为与战争有关的一个社会弊端加以批判,从而体现了诗人批判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杜甫对此弊政多有批判。《遣遇》云:“……石间采蕨女,鬻巿输官曹。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闻见事略同,刻薄及锥刀。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索钱多门户,丧乱纷嗷嗷。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描写了诛求对人民造成灾难。《夔府书怀四十韵》又云:“处处喧飞檄,家家竞急锥。”上句说战争不息,下句写民众疲于征科,家家遭受官方紧迫的征敛,毫末无遗。《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一诗,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个问题。
如果说杜甫的反战思想和反诛求是针对着有违仁政的政治弊端,那么,杜甫反奢侈的矛头就是直接对准“率兽食人”的上层统治者的。道理很简单,黎民百姓,贩夫走卒,秀才举子不可能奢侈。反诛求是提醒统治者不要将“王臣”逼为“盗贼”,反奢侈则是警告统治集团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自食其果。
三、反奢侈
唐玄宗自恃曾有过开元之治的辉煌历史,骄奢淫逸之心渐起,其后果自不待言。
杜甫认为,奢侈是败国的祸根,他的警惕不幸为安史之乱证明。杜诗中,反奢侈和倡节俭常常是连带地表述的。反奢侈是破,倡节俭则是立,“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有感五首》之三)就是他提出的避免内乱的主张,也是对为满足享乐而大肆虐民的统治集团的警告。《提封》一诗则明确把节俭提到立国之本的高度来认识:提封汉天下,万国尚同心。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时征俊乂入,莫虑犬羊侵。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
杜甫把战争或尚武和节俭作为一组对立的治国之策(包括外交政策)评价,认为守险不如崇俭,耀武不如怀柔。这中间又涉及到战争的起因问题。如果战争已经降临,杜甫再高唱崇俭,显然是迂阔不堪,于事无补。因为崇俭不能平息狼烟。诗人的意思恐怕是这样的:崇俭可以固本,奢侈导致祸乱,引发战争。
奢侈于诛求造成社会的分配不公,并因此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富有者靠权力聚敛财富而更加富有,越发奢侈淫靡,穷困者因备受剥削而贫困愈甚。对贫富不均的批判,也是杜甫一生都在坚持的行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对这一触目惊心的现象最深刻的批判。对剥削者的批判,杜甫往往针对其掠夺性质,并同时表现出对被剥削的民众的深厚同情。《岁晏行》写道:“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茅茨空。”《咏怀五百字》的“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等,都是用富贵贫贱、苦乐不均的对比手法,来揭露批判极不公正的社会现象的。
四、杜甫还对贫富不均的现象批判,表现出对剥削民众的同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北省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听力原文).pdf VIP
- T_ZJATA 0033-2025 塑胶玩具中双酚类和烷基酚类物质迁移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ocx VIP
- 《“探界者”钟扬》精品教案精品教案.doc VIP
- 知识点汇总_古代汉语.pdf VIP
- 活动执行质量保障措施方案.pdf VIP
-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体育水平三全册教案.docx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30个必考点终极预测与高仿真模拟题库.pdf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六年级上册(2024)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T_ZJATA 0033-2025 塑胶玩具中双酚类和烷基酚类物质迁移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 VIP
- T_ZBXH 141-2025 甜菜旋幽夜蛾防控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