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及必要的历史典故。
2、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 方法分析作品。
(2)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 情感。
3、情感目标
感受词人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
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中国的历史上,南宋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宋朝统治者渡江之后, 虽一度有北上复国的志向,但这一志向很快就在声色犬马中被遗忘了, 所以,南宋的很多文学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都会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收 复失地的决心,当看到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之后就会产生报国无门、壮 志难酬的苦闷,比如陆游、比如辛弃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词 两首》,来看一看辛弃疾是如何抒发自己这样心情的。
(二)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 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
(三) 、解题
登: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 古人云“登高 必赋”,是说古人最喜登上高处,临高抒怀,吟诗作赋。登得高,才望 得远,凭高远眺,天地苍茫,视野广阔,常能看到一些触动自己心弦的 东西,因而情不自禁地吟咏高歌,写下抒怀之作。
(四八写作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 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北方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 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 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 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 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五)、整体感知
1、 指名学生朗读,正字正音。
2、 学生齐读,把握节奏。
(六)、品读诗词,把握情感。
1、自读诗歌,对照书下注释理解课文
2、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 你们发现了吗?
提示:借景抒情
3、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提示:楚天、江水、远山、落日、断鸿
4、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提示:
婪天千里 n毛势阔大F笔力邁劲. 江水无际 磊掠的胸襟
运山连缔—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楼头整可■?南栄国势衰颓
断鸿声步-飘零的身世和孤农的心境
5、 “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提示: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 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 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 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6、 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 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提示:(1)看、拍、会、登
(2) “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 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
“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 借拍打栏杆
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 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壮志难酬的悲愤)
(3) 既然是登高临远,就一定会涉及一样事物一一栏杆。请看两
组诗句:
(1)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岳飞《满江红》
(2)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望江南》
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你觉得这位流泪的英雄会“凭栏” 还是“倚栏”呢?
提示:“凭栏”需两手抚栏,直立远视,读来充满慷慨激越之气, 悲凉壮阔之情。“倚栏”则身体重心全凭栏杆依托,给人一种娇弱无力 之姿,读来令人愁思如海,九曲回肠。“凭栏”更能传达出辛弃疾登上 赏心亭后产生的慷慨悲壮、悲凉壮阔的情感。
7、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 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词人对这些人又持什么态度呢?
张翰一一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一一雄才大略 一
卜正
桓温一一叹时光流逝
七、 小结
八、 作业
第二课时
一、 教学衔接
齐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二、 诵读感知,体味风格
1、 学生自由读。
2、 学生齐读
三、 题解
“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才是题目,词往往用它 开头的第一句话作题目,单独命题的很少,如这一课中的《声声慢》《扬 州慢》《雨霖铃》等,而只要单独命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