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在线作业
-A
单项选择题
对于任何一个平面力系(B)
(5.0 分)
a 总可用一个力来平衡
b C总可用适当的两个力来平衡
c门总可用一个力偶来平衡
d厂总可用一个力和一个力偶来平衡
弯曲变形时截面保持平面导致正应变沿截面高度方向线性分布,只有在下列
哪种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 D)
(5.0 分)
a n直杆和曲杆,弹性范围
b门直杆和曲杆、塑性范围
c ?直杆,弹性范围
d厂直杆,弹性和塑性范围
AB CD两杆铰接于E,AB BG两杆铰接于B,CD BG在D处为光滑接触(如 图1-3a),各杆件的重量不计,在 G点作用有一铅垂向下的力P。杆件CD的受
力图是(
B)
(a)
(b)
(c)
(d)
(已)
图1-3
(5.0 分)
a
图 1-3b
b
Q 图 1-3d
c
Q 图 1-3c
d
Q 图 1-3e
4.仁兴材料冷作硬化之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 ( B)
(5. 0 分)
a 屈服强度不变,弹性模量不变
b 屈服强度提高,韧性降低
c 屈服强度不变,韧性不变
d 屈服强度提高,弹性模量降低
材料的三个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G=E/[2(l+v)]成立的条件是(A) (5. 0 分)
a 任意材料,应力不大于比例极限
b 任意材料,应力大小无限制
c 各向同性材料,应力不大于比例极限
d 各向同性材料,应力大小无限制
杆纯弯曲时,截面保持平面,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是正确的?(A ) (5. 0 分)
a 直杆和曲杆、塑性范围
b 直杆,弹性范围
c 直杆,弹性和塑性范围
d 直杆和曲杆,弹性范围
判断截面边界上切应力必须沿边界切线方向的依据是(B) (5. 0 分)
a 平面假定
b 切应力互等定理
c「切应力公式应用条件
d「不发生扭转
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B )
(5. 0 分)
a 只能使物体移动 b只能使物体转动
c厂 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d C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
根据弯曲正应力的分析过程,中性轴通过截面形心的条件是( D)
(5.0 分)
a C轴力为零,弹性范围
b E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
c 轴力为零 d C轴力为零,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
10.如图1-1a无底的圆柱形空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内放两个圆球,其重量 分别为W1和 W2若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贝U两圆筒的受力图为( B)
a 图 1-1e
b 图 1-1d c 图 1-1b d 图 1-1c
关于低碳钢试样拉伸至屈服时,有如下结论(B ) (5.0 分)
a 应力和塑性变形很快增加,因而认为材料失效
b 应力不增加塑性变形很快增加,因而认为材料失效
应力不增加塑性变形很快增加,但不意味着材料失效
d M应力和塑性变形虽然很快增加,单不意味着材料的失效
承受相同弯矩的三根直梁,其截面组成方式分别如图 (a)、(b)、(c)所示。 其中(a)截面为一整体;(b)为两矩形并列而成(未粘结);(c)为两矩形截面上 下叠合而成:则三根梁中的最大应力(7 ma<a) , (T ma(b) , (T maX(C)的关系是(D
b T max(a)< T ma>(b)< T ma>(c)
C T max(a )< T max(b)= T max(C)
Q
d T max(a)= T max(b)< T max(c)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律的适用范围是(C ) (5.0 分)
a 只能用于力的合成,不能用于力的分解
b 只适用于变形体
c 对刚体和变形体适用
d 只适用于刚体
力沿某一坐标的分力与该力在这一坐标轴上的投影之间的关系是( A)
(5.0 分)
a 分力的大小可能等于、也可能不等于投影的绝对值
b 分力的大小必等于投影的绝对值
c 分力的大小不可能等于投影的绝对值
d 分力与投影都是代数量
力的可传性适用的范围是(D )
(5.0 分)
a 变形体
b 刚体系统
c 任何物体和物体系统
d 2刚体
光滑面约束的约束反力(C)
(5.0 分)
a C其作用线必沿约束体表面在与约束面接触处的法线
b M其作用线必沿约束面在与被约束体劫夺户处的法线
c三 其指向在标示时不能任意假设
d ?其指向在标示时可以任意假设
图1-7所示力P的大小P= 2KN贝尼对A点之矩为(C)
(5.0 分)
a m(P)=10KN?m
b m(P)=20KN ?m
c m(P)=17.32KN ? m
d m(P)=8.66KN ? m
正应力公式c = N/A的应有条件是(D )
(5.0 分)
a ABC三条件同时具备
b 弹性范围内加载
c 材料服从胡克定律
d N的作用线通过截面形心且垂直于截面
图1-8所示结构中,如果将作用在构件 AC上的力偶移动到构件BC上 (如 图中虚线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品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说课稿.doc VIP
- 2019冀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单词表.docx VIP
- (高清版)C-H-T 8024-2011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pdf VIP
- 工厂有关员工权益保护的四个政策(反骚扰、虐待、强迫、歧视).doc VIP
- 2025年河北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能等级考试(仓库保管员·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全国化工大赛-恒逸石化杯-中石化茂名分公司乙烯厂建造年产4.9万吨的醋酸乙烯酯3-反应器的选型与设计说明书.docx VIP
- 干部履历表填写范本(中共中央组织部1999年).doc VIP
- 2025陕西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答案.docx VIP
- 正交曲线壳体物理方程.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