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文赏析之送友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 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 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 山,似乎有所留恋。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 声声嘶鸣。 注释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白水:清澈的水。 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别:告别。 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 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征:远行。 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后 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 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兹:声音词。此。 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 一作“斑”。 鉴赏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 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 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 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 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 “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 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 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 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 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颔联是说,在此地我们 互相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 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颈联是说,浮云像游子 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颈联写得十分工整,诗人巧妙的用“浮云”、“落日” 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 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 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 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感到难舍难分。 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尾联是说,挥挥手从此 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 离去。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 是写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又如何呢?诗人没有直 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 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 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 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 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 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义,可谓鬼斧神工。 《送友人》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 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 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寓情于景。班马长鸣, 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 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 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 的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玄宗天宝末(约754年)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 友人时所作。

文档评论(0)

wangge1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