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桓谭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桓谭”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桓谭
【生卒】:约前33—公元39【介绍】: 汉代思想家,无神论者。
字君山,沛国(今安徽省濉溪县)人。
其父于汉成帝时为大乐令。
桓谭17岁时以父任为奉车郎中。
“好音律,善鼓琴”,一生“性嗜倡乐,简易不修威仪,而喜诽毁俗儒”,故在仕途中多受诋毁和排挤。
哀帝、平帝在位期间始终为郎中。
时外戚董贤专政,闻其名,欲与交往,桓氏抢先上书董贤,对以辅国保身之术,董氏不能行,遂不与交。
王莽在位时,天下之士多求媚,桓氏独自守,默然无言,为掌乐大夫。
淮阳王刘玄时召拜为太中大夫。
刘秀即位后,上书言事失旨,不为用,后被荐为议郎给事中。
又上疏言治国之道,言辞颇激。
又抨击光武帝的谶讳之议,刘秀悦,问曰:“吾欲以谶
决之,何如?”桓氏默然良久,对曰:“臣不读谶。”
问其故,桓氏极言谶之非经。
刘秀大怒,欲斩之,后贬为六安郡丞,卒于上任途中。
桓谭“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训诂大意。
能文章,尤好古学”,自谓“余少时学,好《离骚》,博观他书,辄欲反学”。
着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
其中《缪道》一篇未成,班固奉敕续成。
还有赋、诔、书、奏等共二十六篇,然其思想主要体现在《新论》之中。
桓氏的人学思想亦首先确定人是“有生之最灵者”。
他以五行之性解释人的性行,以为人抱天地之体,怀纯粹之精,貌动于木,言信于金,视明于火,听聪于水,思睿于土,极尽五行之用,动静遂与神通。
人在耳目闻见,认识能力,性情好恶趋向,利害的去就等方面有共同的意向,但在材能、智略、判断力和行为等方面却存在着差别。
他肯定金玉是贱,以人为宝,但对人性却无断言,只是说:“凡人性难极也,难知也;故其绝异者,常为世俗所遗失焉。”
可见他只是承认人性有绝异者,但善恶如何却难以断
定。
总之,桓谭的思想,承扬雄之后,代表了一种理智思维的继续,是对前一时期以天人感应为主流的哲学思想的反动。
恒谭所着《新论》,原书早已散佚。
严可均《全后汉文》有辑文,亦仅辑十六篇。
近刊有黄霖和李力的校点本。
(1)论天人灾异 桓谭认为人应则天,而君王则应承天行化,上圆法天,下方法地,四达法四时。
但是,对于灾异,桓谭并不怎样看重。
他认为,“灾异变怪者,天下所常有,无世而不然”。
这是一种自然灾害,如果逢明主贤臣智士仁人在世,修德善政,省职慎行,则灾害就会转化为福祉。
因此,他认为德义精诚乃是至善之关键。
如果灾害来时,君臣多淫骄失政,士庶多邪心恶行,不能因天戒而反省,则会使灾害泛滥。
显然,天灾并不是因人才出现的。
虽然它有诫告人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其本身具有的,而不是响应人的行为的。
作为人,只是应天之数,而不能感应天道之行事。
并且,决定世间兴衰的只是人事。
桓谭的这种天人之论,虽然没有完全摆脱天人之间的对应,但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论已明显不同,主要之点是自然现象并不有意响应人事。
(2)论生死形神 形神关系与生死问题极有关联。
桓谭认为,精神居于形体之中,好比点着蜡烛的火。
如果没有蜡烛,火便不能独行于虚空。
如果善于扶持,随火侧转之,只可使其燃至烛尽,不至于中途而灭。
人到晚年,气尽而死,如光与烛俱至尽头。
人既禀形体而生,犹如一支燃烧的蜡烛,到极处自然形神皆无,没有能力更新,即不能像蜡烛那样再增添油脂。
人生的长短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先天,如先天体格强壮,则寿可长,否则寿短,好像蜡烛有长有短。
对那个时代的求神仙长寿的做法,桓氏的看法是,养性可能会使堕落的牙齿再生,白发变黑,肌颜光泽,好像使烛光侧转尽燃一样,但到寿尽时亦得死亡。
他认为,人生之有长,长之有老,老之有死,譬如四时之代谢,“如贪利长生,多求延寿益年,则惑之不解者也。
所以,他断言圣人不学养性却老之术,不求成仙。
形尽神灭,生死自然,这种观点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商业地产运营管理规范.doc VIP
- 恒立液压介绍样板.pptx VIP
- P-控制图(计数型)+柏拉图.xls VIP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PPT课件.pptx VIP
- 2025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人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粤教花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百度舆情产品使说明手册.docx VIP
- 2023年新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关于DXF-1.6(Ⅱ)型分段绝缘器的检调方法分解.ppt VIP
-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四版)陈珩课后习题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