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何承天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何承天”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何承天
【生卒】:370—447【介绍】: 南朝刘宋时期思想家,无神论者。
东海郯(今山东省郯城县)人。
五岁失父,母徐氏,聪明博学,故何氏幼渐训义,儒史百家,莫不该览。
叔父何肹为益阳令,随之赴官。
晋隆安四年(400)何氏惧兵祸,解职还益阳,后又为浏阳令,寻阳司马等。
均在职不久。
宋高祖以为太尉行参军,除太学博士。
义熙十一年(415)为世子征虏参军,转钱塘令等。
宋立国后,召为尚书祠部郎,参与撰朝仪。
永禄末年(422)补南台治书侍御史。
后随谢晦叛,及败,归罪有诚,宥之。
元嘉七年(430)补尚书殿中郎,兼左丞。
何氏“博见古今,为一时所重”,“为人性则愎,不能屈
意朝右,颇以所长侮同列”,故不为同列所平,出为衡阳内史。
又为州司所纠,被收入狱,恰逢赦免。
后除着作佐郎、撰国史,领国子博士,又迁御史中丞。
元嘉二十四年(447),上欲以为吏部,已受密旨,何氏自宣漏之,坐免官,卒于家。
何氏的人学思想强调天地人三者的一致性,认为“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三才同体,相须而成”,力图将大人置于平等的地位。
何承天还指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并试图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何承天的人学思想上承王充、桓谭,下启范缜,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
何氏着有《礼论》八百卷,后删为三百卷,与《杂语》、《纂文》等并行于世,然今存者仅为其中一小部分,清人严可均辑之于《全梁文》。
(1)身死神灭 “身死神灭,是物之真性”。
人之生乃是形神相资。
古人以薪与火作比喻,薪弊火微,喻形衰而神忽;薪尽火灭,喻形朽而神去。
人有生必有死,逢死之日,形神俱尽,形毙神散,“奚有更受形哉?”神虽有妙用,但并不能独立存在。
何承天的这一思想,是对王充、桓谭等人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驳佛教报应说 何承天严厉反驳佛家的报应之说。
何氏的反驳,与形神之论紧密相联。
既然人生必有死,形毙而神散,而神亦没再次受形之实,那么,杀生者便无恶报,为福者更无善应,报应之说不能成立。
一个人如果内怀嗜欲,在外惮于因果报应之类的权教之说施善只是望报,这并不符合圣贤之教诲。
何承天对报应之说的又一反驳理由是,如果来生果有报应,为什么周公孔子等圣人宁无片言以书?同时他亦认为,报应之说只是佛经之假设权教,劝人为善,远非突然之叙。
总之“西方说报应,其枝末说明,而即本常昧”。
其言多而寡要,其譬喻迂阔而无征,乖背五经,先王弃之而不言,故尔只是为世俗之人所信,究其深意,乃是荒谬不经之论。
何承天对因果报应之论的反驳虽欠详备,但在反佛之论中却是很有特色,也是中国人学史上吉凶祸福之论的新见解。
(3)天地非人不灵 何承天在反对佛教的斗争中,针对佛教的“众生”说,强调了人与物的不同。
佛教所谓“众生”,泛指一切生命现象,其中包括草木禽兽等一切植物和动物,这样便把人等同于动植物,
排除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点,实际上等于否定了人的价值。
何承天认为,人有人的特殊本质,因此不能与其它生物并列为“众生”,即不能把人与其它生物完全等同。
他认为,“天以阴阳分,地以刚柔用,人以仁义立”。
这是说,天、地、人各有其本能。
天的本性是阴阳,地的本性是刚柔,人的本性是仁义。
所以“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如果没有天地,人便不能生存,如果没有人存在,天地间就没有聪明智慧。
因此,天地人三者是相须而成的。
人禀清和之气,故有文明和智慧,能“情综古今,智周万物”。
因此人和其它生物根本不同,由于有不同的本性,人也不可能变为其它生物,故“安得与夫飞沈蠉蠕并为众生哉”?何承天强调了人与其它生物的差别,肯定了人所特有的特殊本质,这对抹杀人与其它生物的差别,从而为“轮回”、“报应”、“神不灭”作论证的佛教教义是一种有力的批判,对后来的范缜有直接的启发作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