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真问题,融合“教研训”.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焦真问题,融合“教研训”——教师如何在“教研训”融合中自我成长与示范引领 黄尚喜:湖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湖南省地质中学教科室主任, “智慧之笛”公益语文项目中心专家团成员,民盟长沙市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长沙市政协委员,长沙市中学语文兼职教研员,长沙市中语会秘书长,湖南师大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32年,致力于基于生命发展的“趣情理”读写结合教学研究,先后主持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或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0项,主编或参编教育教学读物40余册,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曾获湖南省地勘局优秀教师、长沙市优秀教师及县、市立功嘉奖等荣誉10多次。 自我认知——我是谁? 教师的职责与特点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教育途径的发展史: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时代。后喻时代给当代教育者提出更大的挑战。 文科的老师科学素养怎样,教理科的老师人文素养如何。教师要注重知识上的文理渗透。 一节融合课语文老师《归园田居》,不同学科教师在践行不同的学科素养 语文老师 历史老师:魏晋南北朝文化 政治老师:职业规划,陶渊明的选择 高考试题改革,重在体现真实情境中综合使用知识的水平,体现学科素养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以考试改革推动教学改革。 典型试题:课标组专家命制的试题带来的启示 任务(1):请解释上述材料中加点字“绝”的词义,这些意义能够归纳为几个义顶?并简单说明你归纳的理由。 任务(2):“绝”字这些义项之间相关系吗?如果有,说明它们的相关处在什么地方 任务(3):“断绝”“继续”“绕”“绵结”“编”这些动词,“纲纪”“经纬”“纤雄”这些名词红”“紫”“绿”这些颜色词,都带““部,说明它们较早的意义都与古人的哪一个生活领域相关?你能从这些词里想象这个领域的生活情境吗?写一篇短文把你的想象描写出来。 1.苏轼评价陶潜:“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请简要说明《归去来兮辞·序》中,有哪些地方表现出陶渊明这真”?请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阐释陶渊明之“真”的可“贵”之处何在? 2.苏轼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于诗人无甚所好,独好陶渊明之诗。陶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质而实绮,癯而实映”意思是说表面质朴而内在华丽,表面枯瘦而内在丰满。请结合陶渊明诗作的具体内容,谈一谈“质而实绮,癯而实映”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3.“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指的是怎样的生活图景?请你联系材料(和材料(二)的内容,展开想象,对这种生活图景加以描墓(150-200字) 4.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概括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的主要生活内容不超过20个字),你认为哪一项内容最能体现出田园诗人和农人的区别,并说明理由 启示:指向核心素养的命题 1.将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关键水平考查嵌入真实的问题情境 2.设计任务引导学生表现使用知识技能、学科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 3.以高阶水平统摄低阶水平,让低阶水平成为完成复杂任务的一部分 4.引导学生通过陌生知识的“现场学习”解决问题 5.试题由封闭式向半封闭式、开放式倾斜 6.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制定分级评分标准 名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路径 1对日前自己教学、教研现状的反思与研判 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梳理积累与建构 理论学习进一步的增强与深入 语言文字学、阅读学、写作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全媒体技」 对课标、教材的全面理解与践行(如校本课程开发) 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有效表现 基于发现问题后的科研课题的普遍展开 强化“要教书先读书”的意识与行动 深度参与学校与教研组建设 个性化教学的创新 一个很好的语文任务群学习案例 校本微课题是一线教师的主研方向 反思与行动 教师节寄语:做一个幸福的人 我是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在我教育人生的第26个年头,迎来了第27个教师节。说实话,从教之初,对于能够拥有自己的节日,我挺自豪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对于这个节日本身已经没有太多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期待,对自我教育人生的期待,以及对学生美好未来的期待。正是这种在并不十分理想的教育现实里对理想教育未来的满怀期待,让我感觉到行走艰辛而又充实和幸福。作为一个幸福的困惑者、思考者和实践者,我衷心地祝愿全体教育同仁节日快乐,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我时常想,每一个人都渴望快乐、幸福,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总是感慨生命的短暂、无聊呢?原因也许千差万别,但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他们往往把自己局限于狭隘的一隅,心灵深处缺少生命的阳光:多了一点忙碌,少了一点悠闲多了一点浮躁,少了一点宁静;多了一点冷漠,少了一点关怀;多了一点自我,少了一点融合;多了一点计较,少了点释然;多了一点压力,少了一点动力;多了一点欲望,少了一点理想。于是乎,生活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