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版).doc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版).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2020 年版) 一、概述 革兰阴性菌及少数革兰阳性菌对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最重要机制是 产生各种β - 内酰胺酶。β - 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部分β - 内酰胺酶,避 免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被水解而失活。因此,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 / β - 内酰 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简称β -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是临床治疗产β - 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重要选择。我国临床使用的β -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 制剂的种类和规格繁多,临床工作者对该类制剂的特点了解参差不齐,临床不合理使用问题比较突出。 二、主要 β- 内酰胺酶及产酶菌流行情况 β - 内酰胺酶是由细菌产生的,能水解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大类酶。 β - 内酰胺酶种类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两种: 一、是根据β - 内酰胺酶的底物、生化特性及是否被酶抑制剂所抑制的功能分类法( Bush 分类法),其将β - 内酰胺酶分为青霉素酶、广谱酶、超广谱 β - 内酰胺酶( ESBLs)、头孢菌素酶( AmpC酶)和碳青霉烯酶等; 二 、是 根据 β - 内 酰胺 酶末 端 的氨 基酸 序列 特征 的分 子 生物 学 分 类法 ( Ambler 分类法),将β - 内酰胺酶分为丝氨酸酶(包括 A 类、 C 类酶和 D 类酶)及金属酶( B 类酶)。目前引用较多的是 1995 年 Bush 等基于上述二 种方法建立的分类方法, 2019 年 Bush 等又将该分类表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表 1)。其中临床意义最大的是下列三类β - 内酰胺酶: 表 1 常见β - 内酰胺酶分类及特点,常见酶抑制剂抑酶活性 分类 分子分 功能分类 常见类型 分解的抗生 酶抑制剂抑酶活性 类 素 克拉维 他唑巴 舒巴坦 阿维巴 法硼巴 雷利巴 酸 坦 坦 坦 坦 青霉素 A 2a 、 2b PC1 青霉素类 √ √ √ √ √ √ 酶 TEM-1、TE 青霉素类、 M-2 、SHV- 窄谱头孢菌 1 素 2c PSE( CAR 青霉素、羧 B) 苄西林 2br TEM-30、S 青霉素类 - - - √ √ √ HV72 超广谱 A 2be CTX-M、SH 青霉素类、 √ √ √ √ √ √ β - 内 V、 TEM、P 头孢菌素类 酰胺酶 ER、 VEB 等 头孢菌 C 1 染色体介 青霉素类、 - - - √ √ √ 素酶 导 AmpC , 头孢菌素 质粒介导 CMY,ACT- 1, DHA等 OXA酶 D 2de OXA-10、O 青霉素类、 - - - - - - XA-15 头孢菌素 类、氨曲南 丝氨酸 A 2f KPC、SME、 青霉素类、 √ √ √ √ √ √ 碳青霉 NMC-A、GE 头孢菌素 烯酶 S-2 等 类、碳青霉 烯类 D 2df OXA-48 青霉素类、 - - - √ - - 头孢菌素 类、碳青霉 烯类 D 2df OXA-23、O 青霉素类、 - - - - - - XA-24 头孢菌素 类、碳青霉 烯类 金属酶 B 3a IMP、VIM、 青霉素类、 - - - - - - NDM 头孢菌素 类、碳青霉 烯类,除氨 曲南 B 3b CphA 碳青霉烯类 - - - - - - 1、ESBLs主要属 2be\2br\2ber 类酶,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及单环酰胺类等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 - 内酰胺酶,其对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水解能力弱。 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 以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最为常见。 根据编码基因的同源性, ESBLs可分为 TEM型、SHV型、CTX-M型、 OXA型和其他型共 5 大类型。 2、AmpC酶属 C类酶,通常由染色体介导,可以被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诱导。部分由质粒介导, 常呈持续高水平表达。 其对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水解能力强,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水解能力弱。 该酶主要存在于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普鲁菲登菌属、黏质沙雷菌属和摩根菌属等细菌,非发酵菌 中主要见于铜绿假单胞菌。质粒介导的β - 内酰胺酶可分为 CMY-2组、CMY-1组、 MIR-1/ACT-1 组、 DHA-1组和 ACC-1组等。 3、碳青霉烯酶是指能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一大类β - 内酰胺酶,分别属于 Ambler 分子分类中的 A 类、 B 类和 D 类酶。 A 类、 D 类为丝氨酸酶, B 类为金属 酶,以锌离子为活性中心。 A 类碳青霉烯酶可由染色体介导,也可由质粒介导。 前者包括 SME、NMC和 IMI 酶等,后者包括 KPC和 GES酶等。 KPC酶是近年来肠 杆菌科细菌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对

文档评论(0)

zdq06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