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都江堰》导学案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A.邈 远( mi ǎo ) 遴选( líng)
. .
)
浚理( jùn )
.
颓壁残垣 ( yuán )
.
B.长锸 ( chā )
.
C.修缮 ( shàn)
.
D.喧嚣 ( xiāo)
.
2.填空
圭臬 ( niè )
.
震颤( chàn)
.
濡养( rú )
.
诘问( jí)
.
汩汩( gǔ)
.
坍塌( dān)
.
怦然心动( péng)
.
蔼然含笑( ǎi )
.
衮衮诸公( gǔn)
.
余秋雨, 1946
集
年生,浙江余姚人。
、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创作散文,有散文
等。
3.作者一开始就说“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观点
新锐。试从全文找出依据来佐证作者的观点。
4.这篇游记散文最主要描写的景物是 ,并且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两种并分
析其表达效果。
5.文章的标题是《都江堰》 ,作者却用很大篇幅来写李冰,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从中
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文情怀
《都江堰》参考答案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两个 的一 是(
A.邈 ( mi ǎo) 遴 ( líng)
. .
B. (chā ) 圭臬(niè)
. .
C.修 (shàn) 震 (chàn)
. .
D.喧 (xiāo) 濡养( rú )
. .
)
浚理( j ùn)
.
( jí)
.
( gǔ)
.
坍塌( dān)
.
壁残垣 ( yuán)
.
怦然心 ( péng)
.
然含笑( ǎi )
.
公( gǔn)
.
2、填空
余秋雨, 1946 年生,浙江余姚人。 20 世 80 年代末开始 作散文,有散文
集 《文化苦旅》 、 《文明的碎片》 等。
3、作者一开始就 “我 ,中国 史上最激 人心的工程不是 城,而是都
江堰”, 点新 。 从全文找出依据来佐 作者的 点。① 城占据了 空 ,都江堰占据了邈 的 ;② 城的社会功用早已 弛, 都江堰至今 民众 送 清流, 是旱 无常的
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永久的灌 了中 民族;③ 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 的生活;④ 城常常成 排 ,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 。
4、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写都江堰的水, 列 两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 种比 又极有 矩,奔着奔着??再在另一道 上撞一下,于是又
根据筑 者的指令来一番 整” 句用 人的手法, 都江堰的水流作了极 生
的 描 。用“奔着” 、“直 出去”、“撞”、“撒起野来”、“翻 咆哮”一
串 作写出了水面水性狂野的一面。
②“水在 里,吃 了苦 也出走了 ,就像一大 翻越各种障碍的 拉松健儿”运用比 手法,把水比作“ 拉松健儿” ,形象生 地写出了水流的壮 ,明确肯定和 了人力征服水流的功 。
5、文章的 是《都江堰》,作者却用很大篇幅来写李冰, 合文章 你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 的人文情
①李冰是都江堰的建造者,有不可磨 的功 。②堰由人造,人与堰在精神本 上是相通的。 李冰的 美与 都江堰的褒
是一脉相承的。
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淳朴 、 含蓄内 的美学境界和精神追求。 而且借“活着或死了 站在哪里” 表 了作者 烈的 关 和使命意 。 把 山水的感悟延伸到民族文化精神的挖掘和 的思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