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草兔的食物主要来自自然环境相比,鼠、猪和狗的食物明显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其中猪和狗更为明显,其食物结构已与野生动物产生明显差异 有声有色 仍存在不足 3个特征 走出去、请进来 专业人数曾多,考古工作者也参与进来 仍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为大家承认的动物考古学研究目标、理论和方法 研究方法 资料的采集与处理 全面采集 按单位采集全部的动物骨骼,记录座标 对遗迹内的土进行浮选 清洗骨骼表面土,并在其上标注出土单位 对破碎的骨骼要注意粘对 鉴定动物骨骼所属的种属和部位 掌握动物界的分类系统 掌握动物命名法规和惯例 分析研究 资料的测量、统计 测量头骨、牙齿 定量统计 确认鉴定标本的数量 (The number of identified specimens) 统计最小个体数 (The minimum number of individuals) 测定年龄 NISP 对分别属于各个种属的全部动物骨骼进行统计 曾长期使用 存在问题: 过去的沉积过程、食腐肉及屠宰行为 骨骼标本鉴定的难易程度 不同的采集技术 不能确认同类动物的骨骼是否属于不同的个体 MNI 按照同类动物的各个部位骨骼的多少统计最小个体数 原则与方法: 必须是能够鉴定到种或属的动物骨骼 统计一个种或属各个部位的骨骼,哪种骨骼(包括分清左右)数量最多,这个数字就是这个种或属的最小个体数 测定年龄 切片观察法 混浊层与透明层 测量观察法 下领骨上第一、第二、第三后臼齿的萌出、形成及磨损状况来测定年龄 制定全部动物的年龄结构 (age composition) 动物骨骼上的人工及埋藏因素 人工因素主要是指切割、砍砸痕迹:对认识古代人的行为有一定的帮助 啮齿类、食肉类动物留下的啃咬痕迹:在搞清楚带有啃咬痕迹的动物骨骼所属的动 物种类、部位的基础上,深入进行埋藏学的研究,,对于我们如实地反映古代人的行为,正确地解释我们今天通过发掘看到的现象都是很有帮助的 骨角器的材料与制作 了解制作骨角器的原材料属于哪些动物的哪些部位,当时人类制作时的步骤和手法,探讨古代人类制作骨角器工艺方面的发展过程 其他研究方面包括 肉量估计 野生种丰度变化及野生与驯养动物比例分析 狩猎季节推断与研究 遗址性质及随葬动物分析 动物畜牧、屠宰模式分析 非本地物种的研究 用于占卜活动的动物种类 动物古病理研究等 研究举例 家畜起源 家畜判定方法: 从骨骼形态学的角度进行判断 根据考古学的文化现象进行推测 把纯粹的骨骼形态学的测量和观察与考古学的判断和分析结合在一起 我国几种主要家畜的起源时间 狗:9000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猪:8000年前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 牛、羊:4000年前的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和相邻的秦魏家遗址 存在问题 证据尚不完备: 测量的项目没有统一 有的连测量数据都没有 可能已经不是最早家畜的原始形态,即不是刚刚开始出现的家畜 真正的起源仍需探索 家猪起源研究的新进展 骨骼和牙齿测量 形态观察 年龄结构统计 定量分析 考古学现象分析 食性分析 DNA分析 乱齿现象 年龄结构往往有规律:1~2岁占据多数 猪骨在全部动物骨骼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被埋葬、随葬的猪数量最多、频率最高 食性研究 (一)遗址巾动物群的成员 (二)遗址当时的自然环境 (三)经济类型和食物 (四)骨骼痕迹分析 当时遗址蒯嗣的环境以草原为主,草原上有草兔、黄尊等食物,不远处有一定面积的森林,其问有豺、猫等食肉动物出没,草原、森林间分布着一定面积的水域,水中有鱼、鳖等水生动物,整个地区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祖先在这块气候适宜的土地上生息繁衍,过着以农为主,狩猎、捕鱼为辅的经济生活 遗址中不同动物骨骼的δ15N值显示出不同的营养级结构。草兔和鼠类为植食动物,其中与主要栖居在农田中的中华酚鼠相比,属于家鼠的褐家鼠因摄取一定的肉食,而具有较高的δ15N值; 猪和狗因食用了人类的食物残余和排泄物,其骨胶原中具有较高的15N值,表现为杂食性动物,狗部分表现出肉食性。 动物骨骼的δ13C值分析表明,遗址中草兔的食物主要以野草或树叶等C3 类植物为主; 而遗址中的猪、狗和鼠类主要以C4 类植物为食,当与先民从事的粟作农业密切相关 科技考古学导论动物考古 动物考古 Zooarchaeology 概论 什么是动物考古? 欧美动物考古学的发展 我国动物考古学的发展 动物考古研究方法简介 动物考古研究举例 概念 动物考古学是对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科 研究目标 认识古代存在于各个地区的动物种类 复原当时的自然环境探讨 古代人类与动物的各种关系及古代人类的某些行为 虎与狮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