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质体培养要求与融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名词术语: 原生质体(protoplast):指除去细胞壁的细胞或是一个被质膜所包围的裸露细胞。 亚原生质体(subprotoplast):在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有时会引起细胞中内含物的丢失而形成一些较小的原生质体,称为亚原生质体。 它可以具有细胞核,也可以没有细胞核,或是只有1条或少数几条染色体,具体情况有:;小原生质体(miniprotoplast):也称核质体 (nuclearplast),具备完整细胞核,但只含有部分细胞质。 微小原生质体(microprotoplast):只有1条或几条染色体的情况。 胞质体(cytoplast):不含细胞核,只有细胞质。 原生质体融合:也称为细胞融合或体细胞杂交。是指将植物的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成为杂种植株的技术。;原生质体; 第一节?????? 原生质体培养 一、原生质体培养的发展历史   要进行原生质体培养,首先必须分离原生质体,即去除细胞壁,得到完整的裸露细胞。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中几个重要的成就: 1880年,Hanstein首次提出原生质体(protoplast)一词。 1892年,Klercker采用机械法分离原生质体,但效率极低,无法进行培养和再生。;甜菜 洋葱 萝卜 黄瓜;1960年,英国诺丁汉大学的Cocking教授首次使用纤维素酶酶解法处理番茄的幼根,获得了大量具有高度活性的原生质体。 1968年后,由于纤维素酶、离析酶投入了市场,使原生质体分离技术日益发展和成熟,原生质体培养也开始成为热门研究领域。 1971年,Takebe 等首次将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培养成完整植株。 1985年,Fujimura 等获得第一例禾谷类作物,即水稻原生质体的再生植株。 1986年,Spangenberg 等由甘蓝型油菜的单个原生质体培养得到再生植株。(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 );BACK; 随后,其它植物上也逐渐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成功的报道,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一些药用植物。 据1993统计,已有49个科,146个属的320多种植物,都可经原生质体培养得到再生植株。虽然大体上仍以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但已从一年植物生向多年生植物、从草本植物向木本植物、从高等植物向低等植物扩展。;二、原生质体培养的意义 1、为细胞融合提供直接方法 2、为遗传转化提供新的途径 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可以直接吸收外源DNA,或通过电击穿孔法、PEG法等方法,将基因导入原生质体,实现遗传转化。 3、利用原生质体培养中广泛发生的变异,选育新品种。;4、用于细胞器的分离与转移 由于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的障碍,可以进行亚细胞水平的操作研究。如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染色体等的摄取。在摄取细胞器后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根据再生植株的表现,即可进行遗传分析,研究某种细胞器的功能或其所控制的性状。 也可以通过细胞器的转移,使物种获得相应的性状。; 5、 用于理论研究 如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原生质膜的结构与功能、激素的作用机理、病毒的侵染机理等。   原生质体研究已在细胞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理学、遗传学、病理学、病毒学、育种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6、用于种质资源保存 ;原生质体培养要求和融合;A scheme of plant protoplast;三、原生质体的分离 1、取材:材料的类别对原生质体培养很重要  可采用离体培养植株、田间或温室植株,利用其叶片、叶柄、茎段等均可分离原生质体,但一定要选用幼嫩部分。  近年来,为了提高原生质体再生的频率,最常用的是以下几类材料: 无菌试管苗的叶片 上胚轴和子叶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悬浮系;2、酶的种类和作用 原生质体分离的效果主要取决于酶的种类和浓度。 目前主要使用的酶有: 果胶酶类 纤维素酶类 半纤维素酶类和崩溃酶等 有时还会使用蜗牛酶。;原生质体培养要求和融合; 1)果胶酶类   从根霉或黑曲霉中提取,能降解中胶层,使细胞从组织中释放出来。    常用的果胶酶商品制剂:     Pectinase Sigma     Macerozyme R-10 Japan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