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壁赋》的美人意象
在苏轼的《赤壁赋》中,主客望着朦胧、淡雅的江月,
举杯吟咏《诗经 middot; 陈风 middot; 月出》时,在他们的
眼里,月亮是一位冰清玉洁的女子,款款而深情,主客因之而欢愉;沉浸在烟波浩渺之中,扣船而歌:“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月亮却是如此的可望而不可即,主客因之而生悲情。 可见,牵动主客情愫的便是这多情的“美人”,“美人”承载了作者苏轼复杂的情感。“美人”意象最早见于《诗经 middot; 陈风 middot; 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这首诗记载了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的情感,这种情感也是男性最原始的情愫。苏轼看见江水中的月亮马上吟出这首诗,秉承了《月出》的“月亮”的原始意象,因此,在他的笔下月亮才那么清新可人。月亮和作者,一个悬挂在天上,一个遨游在水中,空间距离的错觉,让月亮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用她的魅力撩拨着作者的心弦。在对她的渴望中,作者只能发出“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无限感慨。作者笔下的“月亮”意象和“美人”意象是合而为一的,取“美人”之形,摹月亮之美,“美人”把月亮的朦胧、恬淡之意蕴具体化了,后文中的抒情、义理主要是望“美人”而不得的情绪
第 1 页
的释放。
“美人”寄寓了作者的忠君之情。“美人”是诗家们经常吟咏的对象,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屈原。屈原常在他的诗歌里取“美人”、“香草”为意象。以追随“美人”象征他“忠君”的思想;以“香草”象征他高洁的品质;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嫉贤。
《赤壁赋》第二段有明显继承《楚辞》的痕迹,其中引用的歌词几乎全部化楚辞而来,苏轼绝对不只是从形式上继承屈
老先生的笔法, 而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寓意。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而被流放;苏轼因“乌台
诗案”被贬黄州,有志不能酬,可见两位时代的智者的经历和命运是何其相似!屈原虽然被流放,仍然不忘思君报国,苏轼虽然被贬黄州,身处“野外”,但并未泯灭他的一颗拥护朝廷的忠心,可见两位时代的智者思想何其相似!所以,在《赤壁赋》 中作者借对“美人”的思念表达对国君的忠心,以“美人”比君,写出了苏轼的忠君之殷切。
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苏轼的“忠君”思想。诚然“忠君”是有局限的,但是正是这一理念支撑苏轼积极“用世”,希望为宋王朝分忧,建树功业。下文“哀吾生之须臾”与“共适”于“无尽藏”的江山风月,都由望“美人”而不得,即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而生发出来,妙在并不着痕迹:一个人既
出仕做官, 思用于世, 遇到小人谗谤, 自然有“哀”的一面,
第 2 页
但如果从此消极颓唐、不思振作,那就达不到完成忠君的目
的。忠君用世的一贯精神引导着苏轼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
利时,便力求胸襟豁达,顺乎自然,以适应逆境;身处逆境
之际也还要“望美人兮天一方”,始终不放弃地等待国君、
朝廷对自己的召唤。这正是苏轼的主要的、始终如一的人生
态度。
“美人”象征作者美好的理想。
“美人”意象在古诗词中的另一意蕴来源于《诗经 middot; 秦风 middot;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央。 ”诗中“伊人”被追寻者苦苦的追寻而终不可得,“伊人”即象征了“理想”,追寻“伊人”不可得,实质是追求理想而不可得。现代诗人戴望舒在其诗歌《雨巷》中借“丁香姑娘”让“美人”的这一意蕴再生,男主人公在寻寻觅觅中与“丁香姑娘”相逢,又在“丁香姑娘”叹息声中飘然错过,何尝不是对美好理想追寻的执着以及对追寻理想失落的迷惘的渲泄呢?
《赤壁赋》中苏轼对“美人”没有作外貌的描写,舍其具体的形而摄其神韵,才使得它那样冰清玉洁,那样清纯脱俗。因此,作者笔下的“美人”是有所象征的,是其美好理想和
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对苏轼而言, 人生想拥有的太多太多,人生想实现的价值也太多太多。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有自
第 3 页
己的文学之梦,有他的生活理想 当他被贬黄州时,这些
美好的东西自然离他而去,理想如“美人”一样飘然而过,
可望而不可即,苏轼只能扼腕叹息,“望美人兮天一方”而
发出哀叹!
“美人”意象贯穿 《赤壁赋》 全文,牵动着苏轼情绪的起伏,
影射了苏轼复杂的情感。 把握“美人”多重意象, 是解读《赤
壁赋》的关键所在。
第 4 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