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文化在东南亚的流播及其本土化-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东南亚是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地方,截止到2007年,东南亚华人华侨总数约3348.6万,约占东南亚总人口的6%,约占全球4543万华侨华人的73.5%。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文明曾在当地华人社会及华人所在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关注。 儒家文化根深叶茂,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源远流长。接壤中国的越南,因与中国山水相连,秦汉时期即已受到儒家文化之熏染。公元10世纪建立自主的封建王朝之后,儒教在诸教中逐渐胜出,到了封建王朝后期即黎朝、阮朝时期更是位于独尊、达到鼎盛。中南半岛的其它国家和南洋群岛国家,由于海陆交通的联系和中外商旅、使节的往还,也先后传入儒学文化。宋元以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侨居南洋各地的华商增多,以人口迁移为载体的儒学文化传播不断扩大。近代东南亚,以华工为主体的移民骤增,华侨华人社会日益扩大,儒学文化的传播更为广泛而迅速。 19世纪80年代以后,清政府开始在南洋设立 ,引领华人社会,弘扬华夏文教,东南亚开始出现儒家文化流播的兴盛局面。 19、20世纪之交,随着中国移民的迅速增加和华人社会的不断壮大,并受到中国国内维新运动之影响,华侨民族主义 开始形成,新马印掀起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孔教复兴运动,东南亚儒家文化流播达到一个高潮。辛亥 之后,受到康有为、陈焕章等推动孔教运动、设立孔教会的影响,南洋许多国家都先后设立了孔教会,为儒家文化流播奠定了社团基础。五四运动之后,随着孔子和儒学在中国遭到猛烈批判,东南亚儒家文化流播也进入低潮。二战之后,随着东南亚各国相继摆脱 统治建立 的民族国家,各国民族主义 当道,排华、 运动屡屡发生,东南亚华侨 认同开始转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文化认同,东南亚儒家文化流播跌入低谷。 1980年代,新加坡为疗救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精神道德危机、为抵御西方歪风,由政府主导在中学里开设儒家伦理课程,成立专门机构研究以儒学为主导的东亚哲学,举办大型儒学研究会议,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所谓的儒学复兴运动。 该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倒过来刺激了中国儒学的发展,而且带动了东南亚华人社会对儒学价值的关注,东南亚儒家文化流播似乎又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1990年代,随着中学里儒家伦理课程的戛然而止,新加坡儒学复兴运动悄无声息地落下帷幕。 东南亚儒家文化流播的焦点移到了马来西亚,1994年时任副首相的安华依布拉欣力推回儒文明对话,华人社会再度掀起儒学热;2000年以后,大马华社成立朱熹学术研究会、孔学研究会等,举办大型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马华公会推动马华领袖读论语运动,马华社会又兴起儒学热潮。不幸的是,大马这些所谓儒学运动大都由某位领袖推动,随着他们的离职,人走政息,相应运动也偃旗息鼓;而民间的推动也大多因人才缺乏而心余力绌。尤可一提的是,1990年代,印尼孔教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打压后,随着国内 风气的逐渐好转而呈现一阳来复的可喜局面。总的来说,1990年代后,东南亚儒家文化流播呈现偶有波澜,但整体仍属潜龙在渊之局面。 儒家文化在东南亚的流播,时间长、地域广、变异多,尤其是1980年代以来的发展变迁,最受学界关注。学界的相关研究指不胜屈,本文对1980年代以来汉语学界关于东南亚儒学与孔教的研究,进行历史回顾和分类梳理,以呈现近三十余年东南亚儒家文化流播的整体风貌和内在理路,同时总结相关研究之利弊得失,以为后继者之镜鉴。 儒家文化在东南亚的流播,其实也就是宣尼的南渡,而南渡之中又发生了改造和变异,儒学逐渐本土化,成为源于中国儒学又有自己显著特色的别支,可谓橘枳之变。有鉴于此,本文即以宣尼南渡与橘枳之变为题,以呈现儒家文化流播于东南亚而本土化的历史面相。 一、东南亚儒家文化流播研究 (一)儒家文化流播整体考察 东南亚儒家文化流播可谓源远流长,其整体进程及内在特征,已有学人做了宏观论析。张亚群先生《儒学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演化及其前景展望》首先梳理、总结了东南亚儒学文化早期流播和近代演化的脉络、特征,接着指出其影响,认为儒学文化对于华侨华人形成稳定的群体关系、促进其自身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凝聚与激励作用,同时在东南亚国家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最后展望了发展前景,指出东南亚各国所存在的儒学文化完全能够与当地其他民族文化及西方文化共存互补。该文立足于整个东南亚,对儒学文化在该区域的流播作了宏观阐析,高屋建瓴,颇具识见。 颜炳罡先生《综述:国际儒学发展的现状及其前景》论及儒学在东南亚的发展,简笔勾勒了儒家文化在新、马、印南洋三国的嬗变历程,并精当地指出了其间的差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诉权的必要性、原则及方法-环境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docx
- 时代紧急状态下的酷刑适用和 克减问题-国际法论文-法学论文.docx
- 建构主义框架下反思平衡的分析-政治哲学论文-政治学论文-政治论文.docx
- 美国未来几十年仍将比任何其它国家强大-国际政治论文-政治论文.docx
- 浅谈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统一性-自然辩证法论文-哲学论文.docx
- 刻板印象与老年歧视-一项有关公益海报设计的研究-平面设计论文-计算机论文.docx
-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功用、运行机制与研究展望-农业推广论文-农学论文.docx
- 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docx
- 传统武术对参与者求真、向善、尚美的培养-武术论文-体育论文.docx
- 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特点、演变及系统优化-新闻传播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
- 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蕴含的道德神学-西方哲学史论文-哲学论文.docx
- 八年级学生数学直观素养的表现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初中数学论文-数学教学论文-教师论文.docx
- 和美国两党的全国 对比-政治学论文-政治论文.docx
- 运动损伤论文-体育保健学论文-体育论文.docx
- 当代法国文学批评中的诗学途径-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
- 美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思想政治论文-政治论文.docx
- 土地被征收人参与问题的法理分析-法理学论文-法学论文.docx
- 新加坡特色的学校价值观教育模式探讨-比较教育学论文-教育论文.docx
- 王莽以《尚书》治国的相关记载-中国古代史论文-历史论文.docx
- 不同人群社会心理变迁的特点与对策-社会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