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务员考试申论:兰州水污染背后管理短板
唯有升级思绪、刷新理念、提升行动力,才能化解乃至避免类似水危机出现
到4月14日早晨,兰州市自来水全方面恢复正常供水。这起由自来水污染催生公共事件临时告一段落,而由它带来思索,却远未结束。
10日17时,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企业检测发觉,其出厂水苯含量严重超标。一天以后,权威部门才正式公布水污染事件。12日,记者从兰州相关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上得悉,是原油管道泄漏造成自来水苯超标。过了一天,当地又宣告,是两次历史事故造成渣油泄漏造成了水污染发生。公布时间延宕,权威信息前后抵牾,让这场“意外”自来水风波变得浑浊不清。
水是生命之源,自来水是市民须臾不可离开必需品。自来水受污染以后,水之荒造成人之慌,市民纷纷抢购矿泉水、纯净水、桶装水,甚至连整箱酒全部成了抢购对象;而各类信息满天飞,愈加重了市民焦虑和不安。
谈到为何不第一时间公布自来水苯含量超标时,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相关责任人这么辩解:“不能一发觉有问题,就关水,必需确定污染源性质。”如此言辞似是而非。确定污染源当然关键,宣告水被污染更关键,唯有早日宣告,市民才能及早应对。实际上,确定污染源和宣告水污染并不冲突,假如延宕宣告,仍然供水,被蒙在鼓里市民就可能仍然饮用苯含量超标自来水,并可能造成身体伤害。
兰州水污染事件,给供水企业上了一课,一样给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兰州市民早在3月份就发觉了自来水有异味,但当地政府快速辟谣并查处造谣者,却没有对自来水可能存在污染引发高度重视。从现在调查结果看,兰州自来水污染,似乎早就埋下了伏笔。假如两次历史事故早就得到善后,假如石化管道远离自来水管道,假如自流沟早就得到修葺,而不是超龄服役、年久失修,兰州自来水何以发生如此大面积污染?青岛中石化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后,国务院曾要求深入排查控制危险源,兰州排查工作显然不够深入。期望经此危机,相关工作能够到位。
除了关注这些“硬伤”,也需关注水源之危。从7月1日起,中国开始强制实施最新饮用水标准。新国家标准共有106项指标,向世界上最严水质标准——欧盟水质标准看齐。然而水源安全性却并不乐观。环境保护和水利部门最近公布数据显示,中国水库水源地、湖泊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全部不高,更有2.5亿居民住宅区靠近关键排污企业和交通干道。风险源只有一个个清理掉,自来水安全才能少有污染可能。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寒”,很多时候小细节背后却隐匿着大问题,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看似偶然个案,却并不偶然。立即信息公开,可增强政府公信力,降低事后被动;应对越立即,越能事半功倍,而不至于左支右绌。兰州水污染事件,说到底可倒逼政府部门治理能力现代化,唯有升级思绪、刷新理念、提升行动力,才能化解乃至避免类似水危机出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