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相见欢》讲学稿.doc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相见欢》讲学稿.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相见欢》讲学稿 课型 主备 审阅 审批 时间 新课 2011-8-17 教学目标: 背诵积累本课的三首词,积累传统习俗中形成的文化。 在诵读过程中揣摩词人的思想情感,品味语言,培养语言感受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体会词的意韵之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特有的文学样式的喜爱。 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的写法。 教学重点:1、以读带品,以写带品,以品促读。 2、 想象为基础设计活动,深入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以品读的方式破译背景。 预习导学: 作者介绍: 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世称“李后主”,“后主”即末代皇帝、亡国之君。他虽然是一个不称职的君主,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天才的词人。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李煜出降,经历一段软禁的生活后,被毒死。他的前期词作大都描写宫廷的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其中以后期词作更具代表性。 关于词及词牌: 隋唐时期,出现了一种音乐形式——宴乐,它与新型格律诗相结合,产生了词这种新的文学样式。词调比诗歌体式多,也更复杂,以字数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中调和长调多氛围上下两部分,称为上下阕或上下片),有短短的十四个字的《竹枝词》,也有两百四十个字的《莺啼序》。 词的每一体式,都有它自己的句式,各不相同,所以人们多以“长短句”来概括词的形式。 因为最初是合乐而歌,每一首词多有相对应的曲调的名称,称为词牌,如“相见欢”“水调歌头”“蝶恋花”等。一些词作又有概括该首词内容的题目。 词在声韵平仄上的要求要比诗严格得多。词不称“作”而称之为“填”,即是因为它要受声律的严格约束。 词牌“相见欢”又名“乌夜啼”。 3、边读边赏析: (1)、为什么会“无言”?用排比句写出原因。 无话可说,无人可伴;无人相随,无人相对。 (2)、“独上”写出怎样的步履和神情?请用对称的句式,续写两句。 “词人愁绪满怀,踽踽独行, , 。” 步履是那样的滞缓,神情是那样的委顿。 步履是那样机械呆板,神情是那样黯然神伤。 (3)、“西楼”是怎样的一座楼呢? 空荡荡的楼; 孤独冷清的楼。 (4)、请联系李后主的身世变化,用排比的句式把这个“空”写得生动形象些。 例:不见 , , 。 不见美酒佳肴、不见山呼万岁、不见前呼后拥、不见爱妃宫娥。 小结:以上可见李后主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上,别时容易见时难”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4、“月如钩”是作者举头所睹之物,引发作者的思绪。明月本是惹人愁思之物,请举例说明。 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是作者低头所睹之物,满目萧然。 “梧桐”一词在古典诗词中,从来也是一个表现愁情的物象,秋天又是个萧条悲凉的季节,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处在这样秋色深锁的梧桐深院中,一般人也都会产生凄凉孤寂之感,何况李后主已由君主沦为囚徒,昔日为君主之时,所居之地可用“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做烟萝”形容;而现在所居之地却是“寂寞梧桐深院”,陪伴他的也只有“月如钩”,其内心的愁恨该是多么深长呀! 6.“剪持续”三句。这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体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词人直抒胸臆,点出自己的“离愁”。他的离愁,不是一般的男女离别之愁,而是失掉故国的深愁长恨。可见他的愁要比别人多得多、深得多、浓得多、长得多、重得多、苦得多。 7.朗读这首词:朗读后说说它所传递的最主要的情感是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离愁; 抒发了深切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课堂交流: 仔细品读上片,说说词人是借助哪些景致描写渲染这份离愁的。 月、梧桐、深院、西楼。“月如钩”,月是残月,正与词人痛失江山、家破人亡的悲凉心境相符,这是具有象征意味的景物描写;寂寞的不是梧桐,而是词人;深院锁住的也不但仅是清秋,更是经历人生大起大落的词人李煜;在这样的夜晚,词人被幽禁在狭小的院落里,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虽是无言,可心中的愁绪却分明流于字里行间。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一齐涌上心头。 2.下片直抒愁情妙在何处? 愁本是抽象的,这里把抽象的愁具体化。“剪持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 探究展示: 预

文档评论(0)

153****0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