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典型发酵工程的过程篇.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篇典型发酵工程过程篇 赖氨酸发酵中,流加尿素容易调节pH,初始尿素浓度一般为0.5%~0.6%。 接种2~3h后,菌体内脲酶分解尿素释放氨使pH 上升; 随着菌体的生长,培养液中氨与碳源被利用,生成有机酸等中间代谢产物而使pH 下降。 当培养至14~18h, pH 降至6.2~6.4时开始流加尿素,流加量为,0.2%~0.3%。 发酵整个过程中共流加3~5次尿素,总量为,1.5%~2.5%。 产酸旺盛期流加量大些;发酵后期残糖量低时少量流加。当残糖量低于2%时就不必流加尿素。 (3)供氧对赖氨酸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只有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才大量生成赖氨酸。 供氧不足时影响菌体的生长,使赖氨酸产量降低; 严重供氧不足,赖氨酸产量很少而积累乳酸。 菌体生长阶段, 对氧的需求量大于产酸阶段,溶氧分压一般控制在0.4×104~0.8×104Pa。若此时通气和搅拌强度低,氧供给不足,乳酸生成量增加,造成培养基pH 低,菌体生长缓慢,菌体量减少。 即使在产酸阶段增大通气量,也无法弥补对赖氨酸产量的影响。 通气搅拌强度过高,会造成pH 高,耗糖快,同样也会出现菌体生长缓慢的现象,降低赖氨酸的产量。 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以后,溶氧分压控制在0.2×104~0.4×104Pa ,直至发酵结束。 (4)生物素对赖氨酸发酵的影响 生产菌:谷氨酸产生菌的各种突变株,均为生物素缺陷型。 发酵培养基中需要生物素作为生长因子。 以葡萄糖、丙酮酸为唯一碳源时,添加过量生物素(200~500μg/L)可使赖氨酸的积累显著增加。 过量生物素使细胞内合成的谷氨酸对谷氨酸脱氢酶的反馈抑制作用增强,抑制谷氨酸的大量生成,使代谢流向合成天冬氨酸的方向进行。因此生物素有促进草酰乙酸生成,增加天冬氨酸供给,提高赖氨酸产量的作用。 27.3.5 青霉素的分离纯化 (1)预处理:浓缩目的产物,去除大部分杂质,改变发酵液的流变学特征,利于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 (2)过滤:加入絮凝剂→转鼓式真空:吸滤、洗涤、吸洗液、刮除滤饼。除掉菌丝体及部分蛋白质。 (3)萃取:溶媒萃取法,二级逆流工艺或二级顺流工艺; 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青霉素盐易溶于水。工业上通常用乙酸丁酯和戊酯,萃取2~3次,浓缩10倍,浓度几乎达到结晶要求。 (4)脱色:加活性碳150-200g/10亿单位; (5)精制:乙酸丁酯萃取液用0.5mol/L氢氧化钠萃取→调pH6.4~6.8 →得青霉素钠盐浓缩液(5万单位/ml) →加3~4倍体积的丁醇,16~26℃, 5~110mmHg下真空蒸馏,将水、丁醇共沸物蒸发出去→浓缩到青霉素钠盐浓缩液的体积、蒸出馏分中含水量为2~4%时,停止蒸馏→青霉素钠盐结晶析出→过滤→洗涤得到成品 (6)溶媒回收:各种有机溶剂回收,以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第28章 氨基酸生产工艺 28.1 概述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在自然界已发现组成各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多种,其中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及色氨酸八种氨基酸是人类本身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 氨基酸在食品、医药、饲料、化工、农业、化妆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抽提法、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和酶法四种。 到目前为止,60%以上的氨基酸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进行生产,其中产量最大的是谷氨酸,其次是赖氨酸。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抽提法:将蛋白质原料进行水解,然后从水解液中抽提氨基酸,是生产氨基酸最早采用的方法。水解方法有酸法水解、碱法水解和酶法水解。目前胱氨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仍用抽提法生产。 化学合成法: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造氨基酸。目前用化学合成法制造的氨基酸有DL-蛋氨酸、DL-丙氨酸、甘氨酸和苯丙氨酸。 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氨基酸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根据微生物本身具有合成氨基酸的能力的特点,通过菌株的筛选、诱变处理及代谢调节来达到合成某种氨基酸的目的。 发酵法分为直接发酵法和添加前体发酵法。 酶法:利用微生物细胞或微生物产生的酶进行生物催化反应制造氨基酸的方法。赖氨酸、色氨酸、天门冬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等均可用酶法生产。采用固定化酶或细胞连续生产,其优点更突出。 28.2 氨基酸发酵工艺控制 28.2.1 菌种: 氨基酸发酵的菌种主要有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乳糖发酵短杆菌、短芽孢杆菌、黏质赛氏杆菌等。下页为一些氨基酸生产菌种及用途。 28.2.2 培养基 培养基一般都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等成分。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与配比是决定氨基酸产生菌生长、代谢的主要因素,与氨基酸的产率、转化率及收率的关系密切。 一些氨基酸的生产菌种及用途 氨基酸 生产菌种 用途 谷氨酸 棒杆菌Asl. 299、棒杆菌7338、钝齿棒杆菌As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