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社区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居民日常出行、休憩和交往
活动,是社区使用率最高最便捷的空间载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其更
新模式由增量扩张转变为存量优化的过程中,老旧社区更新仍然存在同质化、表面化
的现象,注重形式美化而忽视居民的切实需求。最终导致社区功能缺失、空间闲置、
交通混乱、人情冷漠等问题,居民需求和空间的矛盾仍然难以解决。因此以居民需求
为导向,系统和深入地分析社区公共空间要素的内涵,营造更加人性和开放的社区公
共空间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从居民需求的角度作为切入点,通过网络调研和实地考察的方式梳理了北京
老旧社区的现状问题。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居民在社区公共空
间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与社区公共空间设计
要素的内在联系,(第二、三章)。 结合第三章的论述和分析,分别从空间质量、空
间结构、空间氛围、空间管理和空间文化五个层面提出具体更新策略 (第四章)。最
后针对北京老旧社区实际案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功能、交通、边界、管理和文
化五个方面探讨更新设计的举措 (第五章)。希望对于我国城市更新和改造在社区层
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补充和丰富,同时能对城市更新进程中的老旧社区设计实践进行
更加有效地指导,从而实现社区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居民需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Ⅰ
目录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1 研究目的 1
1.2.2 研究理论意义 2
1.2.3 研究实践意义 2
1.3 概念界定与解释 3
1.3.1 居民需求 3
1.3.2 北京老旧社区 3
1.3.3 公共空间 3
1.3.4 城市更新 3
1.4 相关研究概述 3
1.4.1 国外理论研究4
1.4.2 国内理论研究 5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7
1.5.1 研究方法 7
1.5.2 研究框架 9
2 社区公共空间的调研和居民需求的分析 10
2.1 对北京老旧社区居民的网络调研 10
2.1.1 受访人群基本信息统计 10
2.1.2 居民对社区公共空间设计要素的满意度调研 11
2.1.3 居民对社区公共空间使用偏好的调研 13
2.2 对北京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的实地调研 14
2.2.1 双榆树北里社区公共空间调研 15
2.2.2 红庙北里社区公共空间调研 18
2.2.3 回龙观龙跃苑二区公共空间调研 21
2.2.4 调研分析及结论 25
2.3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社区公共空间居民需求分析 26
2.3. 1 生理需求 26
2.3.2 安全需求 27
2.3.3 社交需求 27
2.3.4 尊重需求 27
2.3.5 自我实现需求 28
2.4 本章小结 28
3 居民需求与社区公共空间设计要素的关联性 29
3.1 居民生理需求与公共空间设计要素的关联性分析 29
3.1.1 居民的感知需求与空间功能和尺度的关系 29
II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的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为例.pdf
- 基于中国传统日常礼仪的公益海报设计.pdf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四照花SSR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pdf
- 基于资源评价的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 ——以鹭鸣湾森林康养基地为例.pdf
- 基于自然教育的城市公共儿童活动场地景观设计研究.pdf
- 集成INMCSA调参的LightGBM模型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预警中的应用研究.pdf
- 江西省节约型机关建设的激励机制研究.pdf
- 秸秆粉料压缩成型热力耦合研究.pdf
- 结合滨海盐碱地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东营市东八路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pdf
- 近现代杭州市西湖东岸的景观形态及其演变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