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漂泊生涯与客寓意识
对 杜 甫 人 生 追 求 的 影 响
内容摘要:
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今存一千四百余首。仅漂泊西南
十一年间所创作的诗篇即占其作品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西南诗
不仅数量多,而且所表现出的深邃思想内涵和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
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老而弥坚、不断追求的“诗圣”形象。
在杜甫研究的领域内,本文第一次较为全面、深入地探讨了
西南漂泊生涯与客寓意识对杜甫人生追求的影响,推动其后期乡国君
民诗登上一个新的高度。
关 键 词 :漂泊生涯、客寓意识、乡国情怀、忠君爱国、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战乱与生计所迫履践的漂泊生涯,
伴随其一生,因之产生的客寓意识也有着相 沉重的内涵。日本学者松浦友久
在其所著的《李白的客寓意识及其诗思——李白评传》一书中指出:“纵观李白诗
歌及生涯,我们深感他本质上是‘旅人’亦即行旅之人,他的诗本质上是旅人之诗,
亦即行旅之诗。这并不是说,他只是像杜甫那样生涯大半在行旅中度过,而是
以一言蔽之:他总为行旅之人,总有行旅之感,也即所谓客寓意识,这是他诗思
(或诗质)的中心内核。” (1)然而比较二位大师的生活与意识,不难发现二者适
成对照。杜甫不是像李白那样以天地为逆旅,以漂泊为人生之常,有意在变动
不居的生涯中求奇探胜。在李白的思想中没有可以回归的实际上的故乡。而杜
甫经历的沧桑漂泊生涯,不但没有磨灭他对乡国的思念,反而愈经漂泊,愈见
1 - -
挚忱。通观杜甫漂泊西南时期的全部作品,不难发现,其中关涉乡国与君民的
作品更明显地受到他漂泊生涯、客寓意识的影响。本文拟对这种影响对其人生
追求的作用,做一初步的探讨。
大家知道,杜甫的诗歌是“诗性”与“史性” 的整合。杜甫以京城——故乡、国
都、精神家园为家国一体的思乡情结创作的思乡诗成为最能体现杜甫个性、最
具诗史性质的思乡诗。与此同时,在漂泊中对乡国的思念又使得诗人抚今追昔,
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时时传达了对君王长久的思念和殷切的期望。客寓中思君
恋阙情怀与中兴企盼坚定了“致君尧舜焉肯朽” 的“诗圣” 的人生追求。
《秋兴八首》其六:“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
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 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
古帝王州。”“瞿唐峡口”两句,瞿唐峡在夔州东,临近诗人所在之地,曲江在长
安东南,是所思之地。黄生《杜诗说》:“二句分明在此地思彼地耳,却只写景。杜
诗至化处,景即情也” (2) ,不失为精到语。本首诗写出危机“芙蓉小苑入边愁”及
其造成的后果,抚今追昔,不胜感慨。杜甫虽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由眼前的
秋风、烟云,神思飞驰,遥念长安曲江。当年玄宗与杨贵妃游乐之地的荒淫生
活的迷梦,终于被安史之乱所破灭,昔日华丽的曲池宫馆和池中游艇分别成了
黄鹄和海鸥的栖息场所,一派荒凉景象。而“ 回首可怜歌舞地”两句,慨叹之情更
深一层,并与首联呼 ,在慨叹中寄希望于当朝者,莫忘“秦中自古帝王州” ,可
谓语重心长,用心良苦。又如《九日》“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骊山
为唐玄宗和杨贵妃游乐的场所。皇上的荒淫造成安史之乱,而这个乱子恰恰是
杜甫成为漂泊者的根源,因此念之断人肠。但杜甫并未因这个原因而去记恨皇
上。相反,他将复兴的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因为毕竟杜甫是生在一个“奉儒守
2 - -
官” 的家庭,耳濡目染儒家的忠君思想、所处的动荡局势决定了他的时代烙印。
所以“恋阙劳肝肺,论才愧杞楠” (《楼上》),对国事关心至极,以至于劳肝肺。写
于夔州时期的《江上》被陈贻焮誉为写“雨天的歌中最见忧国之情” (3) 的一首:“江
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时
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雨夜秋江,萧萧木叶,危楼独倚,最容易兴发身世之
感。裘马清狂,抱负非凡的当年,如今寒夜揽的貂裘也许并非当日“放荡齐赵间”
的那件,但也会引起自己功业未就而“衰谢”无望的悲哀的!只是身处这样的惨
境都不曾一刻忘记“思报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