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字景乔,子恪第九弟也”阅读答案及解析翻译.docxVIP

“子云字景乔,子恪第九弟也”阅读答案及解析翻译.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子云字景乔,子恪第九弟也。年十二,封新浦县侯,自制拜章,便有文采。既长勤学, 以晋代竟无全书,弱冠便留心撰著。至年二十六,书成,表奏之,诏付秘阁。子云性沈静, 不乐仕进。年三十,方起家为秘书郎。迁太子舍人,撰《东宫新记》奏之,敕赐束帛。大通 .. 元年,除黄门郎,俄迁轻车将军,兼司徒左长史。二年,入为吏部 ..。三年,出为临川内史, 在郡以和理称,民吏悦之。梁初,郊庙未革牲牷,乐辞皆沈约撰,至是承用。子云始建言宜 改。启曰:“臣比兼职斋官,见伶人所歌,犹用未革牲前曲。”敕答曰:“此是主者守株, 宜急改也 ?”仍使子云撰定。敕曰:“郊庙 ..歌辞,应须典诰大语,不得杂用子史文章浅言;而 沈约所撰,亦多舛谬。”子云答敕曰:“理应正采《五经》 ,圣人成教。惟用《五经》为本, 其次《尔雅》《周易》《尚书》《大戴礼》,即是经诰之流,愚意亦取兼用。谨一二采缀,各随 事显义,以明制作之美。覃思累日,今始克就,谨以上呈。”敕并施用。子云善草隶 ..书,为 世楷法。答敕云:年二十六,著《晋史》 ,至《二王列传》 ,欲作论语草隶法,言不尽意,遂 不能成。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 功进其书迹雅为高祖所重,尝论子云书曰:“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 当与元常并驱争先。”其见赏如此。太清元年,复为侍中、国子祭酒,领南徐州大中正。二 年,侯景寇逼,子云逃民间。三年三月,宫城失守,东奔晋陵,馁卒于显灵寺僧房,年六十 三。 ( 节选自《梁书卷三十五》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 以来/自觉功进/ 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休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大通”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皇帝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年号。 “吏部”是“六部”之一, 长官为吏部尚书, 掌管文官的户籍、 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 “郊庙”是指古代天子祭天地与祖先,也指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也借指国家政权。 “草隶”又称隶草, 是隶书的草写体。 隶书起源于秦朝, 兴盛于汉朝, 是汉朝的官方字体。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子云才华横溢,年轻有为。十二岁时写一篇奏章,便显出文采;二十六岁时完成《晋史》 , 皇帝下旨将其收藏于秘阁。 B. 子云为官有道, 受人爱戴。 子云虽性格沉默娴静, 不愿进身为官, 但步入仕途后多次升迁, 善于处事,得到别人的称许。 子云积极进言,勇于革新。他在兼任祭祀官时,建议朝廷应改变祭祀时用的旧乐曲,皇帝 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其修改。 子云钻研书法,成绩斐然。子云擅长草隶和楷书,对隶书章法颇有研究,通晓隶书规律,书法得到了梁高祖的推崇。 把文中厕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长勤学,以晋代竟无全书,弱冠便留心撰著。 三年,出为临川内史,在郡以和理称,民吏悦之。 【答案】 10. A 11. B 12. D (1) 子云长大以后勤奋学习, 因为晋朝竟然没有一部完整的史书, 二十岁时便精心撰写史书。 三年,子云出京担任临川内史,在临川郡时因为处事和洽得当被人称道,百姓和官员都很喜欢他。 【解析】 【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 名、官职名、 文言虚词、 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画线句子中“敕旨” 指皇帝的诏旨, 《论书》是“敕旨”的内容,故“敕旨《论书》”不应断开,排除 BD 两项。 再比较 AC两项,“商略笔势”“洞澈字体”结构相同, 应分别断开, 排除 C 项,答案为 A 项。 【 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 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 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 时知识的积累。 B 项,“掌管文官的户籍、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说法错误。“户籍 ”不 属于吏部管理,而是户部的管辖范围。故此题答案为 B 项。 【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

文档评论(0)

182****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