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题目: 《论语》十则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教学题目: 《论语》十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论语》的相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并说出句意。 2、过程与方法:理解、使用《〈论语〉十则》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文言翻译水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增强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文化底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二、教学分折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来自七年级上册的文言文。针对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是十分重要的。教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处在诵读的最佳期和记忆背诵的黄金期。我们要抓住这个最佳时期,让学生记诵大量的优秀的语言文学精品,使他们终身受益。《〈论语〉十则》是孔子的语录,在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学生使用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方法去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积累实虚词文言知识。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学以致用。 四、教学措施 1、教学理念:重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能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使用中,提升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教学方法:1.诵读法。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准节奏,三要读出韵味。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自读、研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2.讲授法。 3、教学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历史的长空中,群星璀璨。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叱咤一时的英雄豪杰可能已经黯然失色,但是有一颗巨星却历经千年的风雨而愈加辉煌灿烂。他就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自2004年至今,全世界已经建立了近300家孔子学院;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尊孔”决议,就连总统奥巴马访华演讲时也要引用孔子的语录。为什么孔子的思想会对后世,甚至世界产生这样长远的影响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与崇敬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1. 孩子们,你们了解孔子的哪些知识? 2.(多媒体课件补充)……由此可见,孔子的博学多识和他卓越的历史贡献。 (二)、解决生字词 《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人不知而不愠 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诲女知之乎rǔ 是知也zhì 默而识之zhì 逝者如斯夫fú (三)、快快乐乐读起来 1. 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要求: 第一遍,边读边看注释,边标(字音)画(重点)。 第二遍,准确、流利,有节奏。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纠正字音,然后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音? 3.指名朗读。 4.全班齐读。 (四)、七嘴八舌译出来 1.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示例:(一)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不过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 方法总结:看注释、组词法、添加法。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余的九则。 要求:(1)同桌合作,互相纠正,互相解疑。 (2)全班质疑,共同解决疑难为题。 (二)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能够做老师了。” (三)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四)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由(子由)!教给你什么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聪明啊!” (五)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所以谥他为‘文’啊! (六)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