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桐《古运河畅想曲》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巴桐《古运河畅想曲》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运河畅想曲 巴桐 ①伫立于姑苏寒山寺侧畔的枫桥上,古运河迂缓地从眼底流过。时序正值初冬,一叶乌篷 扁舟,载着唐朝诗人张继从古运河驶入枫桥镇,也许就系缆我身边的石驳。霜天,冷月, 捋须吟哦,那咽吞的水声,回响着千古的绝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②遥想当年,吴王夫差对越国和楚国军事得手后,企图北进中原一试吴钩的锋刃,他调集 军民,在长江、淮河之间开凿了长一百八十多公里的邗沟,用来运兵输粮,这就是运河的 前身。迨至隋朝,隋炀帝杨广更不惜耗尽国库开凿运河,据说是这个皇帝老儿为着要到扬 州去看琼花,而终招致亡国之恨。不过唐朝诗人皮日休则吟诵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 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确实,千年运河与万里长城同属中国古 老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华夏民族的骄傲。它北起北京,南迄杭州,全长 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 对促进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起过巨大的作用。 然而,到了清朝中叶,由于黄河迁徙,水源不足,南北断航,这条中国古老的动脉血管萎缩了。 ③这次漫游江苏, 令人欣喜地看到运河正在恢复青春, 沿途处处可见施工的场面, 挖泥船、驳船 “突突 ”奔忙,石驳岸节节延伸,古运河不仅将重振南北水上运输大动脉的雄风,而且 将辟为一条 “黄金旅游线 ”。 ④古运河,宛如一根银线把长江、太湖风景区,缀连成一串闪光的珠链。泛舟这段古运河 中,既可观赏江南水乡风光和人民生活情趣,又可真切地看到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真是 其乐无穷 ! ⑤游览古运河,必须水陆兼顾,时而登岸,时而泛舟。从扬州发船,先作陆上浏览。这里 有唐代鉴真东渡扶桑的史迹, 宋代欧阳修吟诗宴客的平山堂, “扬州八怪 ”的诗画 船出 扬州三湾、瓜洲古渡,面前豁然开朗,运河与长江在此交汇,顿觉海阔天空,汪洋恣肆。 对岸的金山、焦山、北固山鼎足而立,气势恢宏。三国吴王孙权曾将这里作为江防要地。 而《白蛇传》里 “水漫金山 ”的故事,又增添了神秘色彩。 ⑥江南运河是从镇江经太湖到达杭州的。从丹阳到常州是其中最狭最浅的一段,沿途山陵 起伏,河岸高耸,那慢条斯理的水牛,包头巾的南国农妇,鳞次栉比的清水墙平房 呈 现出一派朴实恬静的田园诗韵致。 ⑦我曾坐在常州运河边上的舣舟亭,凝视滔滔的江水,这里曾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系舟之 处。这个风流皇帝,每到一处总爱御笔题铭,勒石纪胜。园内亦有一块御碑,但字迹残缺 模糊,已无法卒读了。当年的系舟处,却见驳船牵引着长长的船队,宛如游龙,沿江而下。 ⑧船过常州,从西北方向逶迤进入无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河心小洲 —— 黄埠墩,广不及 半亩,却树木葱翠,楼台翼然。据说,文天祥被俘后押解大都途中,曾在墩上留宿,并写 下正气凛然的《过无 锡》诗。历史悲壮的一幕,如古运河的湍流澎湃于胸臆 ! ⑨过了无锡,船就缓缓驶入姑苏。运河在城外的铁铃关拐了个弯,枫桥镇便闯入视野,游 船穿行在水乡风情的画廊里。眼前掠过残存的纤道,古代饯别的 “十里长亭 ”,勾起缠绵的 思古幽情。 ⑩ “欸乃,欸乃 ”的桨声,把人们从遐思中拉回现实, “船上人家 ”的船只不时交臂而过。那 壮实的船老大有韵律地摇着橹,一样壮实的船家嫂怡然地摆着舵。你还可以瞥见,三四岁 孩子被绳子系着在船板上玩耍。船上养有鸡鸭猫狗,船篷上摆着一排排花盆,在料峭的江 风里,依然开得姹紫嫣红,而船头几个瓦罐里栽的葱,也长得青乎乎的,不由得叫人赞上 一句:这些船上人家真懂得生活情趣 ! 进入苏州,那 “人家尽枕河 ”的情景更令人神往。沿河户户前门临水,后门濒河。透过花墙,时时可瞥见院中主妇或在梳头,或在晾衣,或在做饭;老人临窗逗着小孙孙;姑娘们赤脚伸在河里,搓洗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这般境界真是如诗如画,姑苏人的生活多么温馨啊 ! 古运河环抱着苏州城。这座建筑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名城,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地 理位置未曾移动,基址和格局未变,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与刻于宋 代的 “平江图 ”对照, 不仅城内所有建筑地理位置分毫不差,而且全城周长同样是四十七公里,这在世界上是罕 见的 ! 而苏州之所以能如此完整地保存基址格局二千五百年不变,应当说是拜古运河所赐。 古运河是她的护城河,千百年来呵护着这座文化名城。 在苏州,处处都有吸引人们寻踪探古的胜迹:埋葬吴王阖闾的虎丘,越王勾践的剑池,纪念兵家孙子的孙武亭,还有众多的名园,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光。 (有删改 ) 20.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4 分 ) 21.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3 分) 当年的系舟处,却见驳船牵引着长长的船队,宛如游龙,沿江而下。 2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古运河历史文化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 (6 分) 参考答案 20. ( 4

文档评论(0)

152****72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