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 口腔内科学、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_口腔内科学_ff808081-282482c2-0128-2483c8b8-3cbe.ppt

口腔内科学 口腔内科学、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_口腔内科学_ff808081-282482c2-0128-2483c8b8-3cbe.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因感染病原体,如病毒、霉菌、细菌、螺旋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和颜面部的损害。本章主要讨论内容 1 2 病毒性感染: 1、口腔单纯性疱诊 (1)原发性疱疹性龈口炎 (2) 继发性疱疹性口炎 2、带状疱疹 细菌性感染: 1、 坏疽性口炎 3、球菌性口炎 2、 口腔结核 霉菌性感染:(口腔念珠菌病) 1、 念珠菌性口炎 (1)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雪口) (2) 急性萎缩型念珠菌性口炎(3) 慢性肥厚型念珠菌性口炎 (4) 慢性萎缩型念珠菌性口炎 2、念珠菌性唇炎、口角炎;皮肤念珠菌病等 本章重点讨论口腔单纯性疱疹和念珠菌性口炎。自学讲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特征。 3 一节、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病因:由单纯疱疹1型病毒引起,病毒感染人后通常是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沿感觉神经干迁移到神经末梢,在上皮细胞内复制扩散。 临床表现: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primary herpetic stomatitis)为最见的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可能表现为一种严重的龈口炎——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多数原发感染的临床症状并不显著。本病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 岁更多。潜伏期为4—7天,有发热 ,头痛,疲乏咽痛等急性症状。口腔黏膜表现为广泛的水肿,牙龈充血,口腔黏膜任何部位都可发生成簇的小水疱,疱壁薄很快破溃形成表浅溃疡,并可造成继发感染,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病程10—14天。 诊断要点: 1. 婴幼儿多见,多为初次发病。 2. 有发热,寒颤等全身症状。 3. 口腔出现簇状小疱疹,可位于角化区和非角化黏膜上,疼痛,流涎。 4. 病理表现为上皮细胞气球变性,上皮内疱。细胞图片可见气球样变细胞。 4 5 第二节、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病因: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在原发性疱疹病毒感染后有30—50%的病例可能发生复发性损害。, 临床特征:复发性疱疹性口炎(recurrent herpetic stomatitis) 亦称唇疱疹。感染常见的部位在口唇,其损害有两个特征:(1)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常为成簇的疱。(2)损害复发时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诱发的刺激因素如:阳光,局部机械刺激等,感冒,发热情绪因素也能足使复发。病发部位开始有发痒,灼痛,10多小时后出现水疱,24小时以后疱破溃,糜烂,结痂。病程约10天左右。一般无全身症状,愈后不留瘢痕,可在数日,数周,数月以后再复发。 第三节、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肤和黏膜的损害,50—60岁以上发病率高。主要特征是疱疹病损沿三叉神经支配的皮肤黏膜发生。腰背皮肤也是好发部位。 6 第四节、球菌性口炎(coccigenic stomatitis) 是由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感染引起的,以形成假膜损害为特征。又称 为膜性口炎。 7 第五节、坏疽性口炎(gangrenous stomatitis) 是由奋森螺旋体和梭形杆菌引起。见于全身营养极差,抵抗力极度低下的病例。发生在口颊的坏疽称为坏疽性口炎或走马牙疳(noma)。目前少见。 第六节、口腔结核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以结核性溃疡为特征的口腔黏膜疾病。主要表现是溃疡边缘呈鼠啮状,潜掘状,基底可见桑葚样肉芽肿,溃疡难愈合。病理学可见大量的郎罕巨细胞。 8 9 第七节、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iasis)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 病因:25%—50%的健康人口腔、阴道、消化道可带有念珠菌,但不发病;而非致病性念珠菌,在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病性的,故有人称念珠状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幼儿雪口病、托牙性口炎、口角炎、念珠菌性白斑病和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患者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4%、69%、77%、84%和平100%。 念珠菌毒性的强弱,取决于毒性物质的代谢产物。在消化道或阴道内寄生的酵母型念珠菌并无致病性,而当它发育为菌丝型时,才有致病性。在健康带菌者中,唾液含菌量低于200/ml,因此,一般镜检法不能直接查见涂片中的病原体。 10 白色念珠菌对口腔粘膜上皮的较强的粘附性,这是它致病作用的“立足点”。 皮质类固醇激素(SH)的滥用,常引起念珠菌感染。 广谱抗生素可造成菌群失调;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如胸腺萎缩)、接受较大量X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