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孩子身边隐形的危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警惕孩子身边隐形的危险 这几天关于长春随车被盗婴儿事件牵动着许多人的心,最后未能挽回宝宝的生命的结果让人难以接受,在无奈与绝望之中再反观我们身边的孩子,在多了一分担忧的同时,也督促着我们时刻用心再用心照顾自己的孩子。 除了日常可见的或者需要大家与孩子共同建立的安全观念与基本安全知识外,还有哪些可能会被忽略的隐形危险呢? 一、药物 有的家庭喜欢把药物随处摆放,无知的孩子很容易被五颜六色的药片吸引,甚至把它含着嘴里。误服药物或过量使用,后果都不堪设想。所以,建议将药物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并告诉他相关的危险性,防止发生危险。也不能把药瓶等作为玩具给孩子玩,以免药品残留物对孩子的影响。 二、塑料袋 塑材料材质轻盈,孩子喜欢把塑料袋当气球吹着玩,甚至把它套在头上,这很容易因为一时疏忽引起窒息。另外,如果随处丢放的塑料袋不小心盖到还比较小的宝宝口鼻,很可能引发窒息,后果非常严重。此外,塑料袋本身的成分也是化学有害物居多,不宜过多让孩子接触。 三、项链 很多家长给孩子戴一块玉坠或者生肖牌什么的,祈求孩子平安健康。孩子在与同伴玩耍的过程中,可能会大力扯起对方的项链而不知道有什么危险。穿项链的细绳大多没什么弹性,拉得太紧就会勒住脖颈。还有些要上班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回家时进不了家门,把钥匙挂在孩子脖子上,可是孩子追跑时如果不慎跌倒,坚硬的金属钥匙就有可能直刺胸口。另外,挂在孩子脖子上的钥匙也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身安全和家庭的财产安全。 四、果冻 果冻以其鲜艳的颜色、独特的造型和爽滑的口感,深受孩子们的欢迎。但是,3岁以下的孩子严禁食用果冻。否则可能引发窒息。 五、小物件 纽扣、笔头、小豆子……只要手边能抓到的任何小东西在他们手里都成了玩具,但这些小玩意儿却很容易就被宝宝塞到鼻子、嘴巴里去了。硬币、纽扣电池,还有金耳环、金戒指、棋子、玻璃球、玩具小零件、发夹、护身符、钥匙,甚至小钉子、大头针等,严禁放到小宝宝可能接触到的地方,特别是已经会爬行、喜欢抓食的宝宝。如果误吞钉子、发夹和大头针等异物,胃镜下取出难度大、风险大;光滑的玻璃球、普通电池等异物,胃镜下钳取也很困难,因为普通异物钳无法钳住异物,必须借助特别工具才能取出。 孩子身边的隐形危险可能各种各样,作为家长,一方面不要去渲染外在世界的危险性,另一方面把正确的对待事物的心态与做法传递给孩子。不能因为危险就“因噎废食”,本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也不要因为我们的疏忽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