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 名著导读.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行散记 编辑推荐 最浪漫、真挚的家书 最真性情的散文 最真实的关于湘西的记述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著名的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 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他也是历史文物研究家。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1934 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 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 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 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 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内容简介 《美文馆:湘行散记》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湘行书简》,是沈从文和妻子张兆和在1934年的通信,那 时沈从文的母亲病重,沈从文回湘西探望,把这途中的所见所感写信给新婚的妻 子。《湘行书简》1992年才首次出版,因为是非常私人化的写作,所以到处皆 可见作者的真性情!作者袒露自己的真而美的情感,让人读来心动。 第二个部分《湘行散记》,像是作者向读者娓娓道来关于湘西的一个个故事, 一个个人物,文字是优美的,又是天然的,不雕饰自美。 1 第三个部分是《湘西》,这个部分正如它的副标题一样,是“沅水流域识小 录”,算是比较纪实的,作者希望读者摒弃对湘西的偏见,非常细致而翔实地记 录关于湘西的风土人情。这三个部分加起来让读者对湘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湘行散记》和《湘西》可以同小说《边城》和《长河》互文理解,它们都 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迥异于小说“牧歌氛围”“乐观超越”,散文饱含沉 甸甸的责任意识——面对一种特殊的历史场域,追溯神性生命的始终,透过表层 的血与泪,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统摄到作者巨大悲悯情感下的书写与反省,是 将尖锐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融汇在人事的叙述中。《沅陵的人》、《沅水上 游的几个县份》、《桃源与沅州》等反思“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凤 凰》、《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沉醉在爱的憧憬里流露出对爱的毁灭性 的隐忧,《虎雏再遇记》、《箱子岩》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流露了原始 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由五四时期兴起的中国现代散文,至30年 代,创作多以小品形式为主。收入《湘行散记》、《湘西》中的散文,既能各自 独立成篇,又从总体上具有内在的整一性。这种散文长卷的独创,发展了散文艺 术的表现形式,开拓了散文创作的意义空间。 《湘行书简》由一组信札集成,是《湘行散记》的母本。1934年,因母亲 病危,沈从文匆匆赶回湘西。行前,他与夫人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 报告沿途所见所闻。这组书札,便是践履这一约定的产物。《湘行散记》便是根 据这些书信积累的素材写成的。从《湘行书简》到《湘行散记》,为我们提供了 一个从材料到创作的极好范例。那些记录了他们彼此思念的文字是作者性格和情 绪的真实写照。书简一方面拥有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散文作品所不具有的自 由,可以由此洞悉作者当时的处境以及内心的矛盾苦闷;另一方面,在水火刀兵 三灾六难中保存下来的书信,更是对历史以及作者所创作的小说、散文的一个有 力佐证。 《湘行散记》内容介绍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就像读古画。那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怎么也 抹不去,还有那黄色公共汽车,那客栈,那河街,那吊脚楼,那河埠头,那船, 2 那冬天的背景,以及那13年的友情。轻轻勾勒,淡淡描摩,看不出什么路数, 什么章法,但就是丝丝入画。甚至连那朋友冬天里呵出的气息仿佛都能捕捉得到。 《桃源与沅州》则从《桃花源记》和读书人寻桃源洞切入,然后娓娓叙述桃 源城里的风雅轶事,嫖客的风流和妓女的辛酸,烟草贸易和各地五花八门的特产, 寂寞的船客和鄙野的船夫,沅水上的漂泊和屈原辞赋里的香花香草,沅州城门上 的血迹和当年那场守城兵与请愿青年的冲突。上岸的客人自去寻客栈,水手则顺 便去寻快乐。一幅恬淡幽远的湘西风情画。 《鸭窠围的夜》写夜色,写夜声,写夜店里和夜船上的人,让人想到西伯利 亚的夜,遥远而模糊

文档评论(0)

qiuzhimin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