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的主要内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极拳的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 2010-05-27 13:08 八拳发力刚猛,有顶、抱、单、提、胯、缠六种发力方法。八极拳法讲十六大步。除 马、弓、虚、盘五种基本步法外,还有闯步、拖拉步、盘提步、跟提步等。腿法有搓提、弹 腿、侧蹬、三挣提、蹁踹等。其手型体现云、罗、提、按、刁、扣、缠、粘八大手型之运用。 八极拳法之传人,借纯阳九宫剑之剑规为门规。门规为八要:一要心术正,二要胆 气重,三要耳目灵,四要手足捷,五要身法便,六要力量充,七要精神旺,八要儒雅性。 八极拳法之拳械套路主要有:八极架、八极拳、六大开、八大招、春秋刀、飘摇刀、 六合大枪、六合花枪、行者棒、八棍头等。拳械套路,可单练,亦可对练。 宋氏形意拳简介 日期: 2001-6-8 15:42:00 作者:蔡卫东 宋氏形意拳是宋世荣先生所创,后又由其第一代弟子宋虎臣、宋铁麟、任尔琪、贾 蕴高等人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一整套完整、系统、科学的武学体系。 宋氏形意拳的练法是以《内功四经》为指导的,它先从内功经入手练习,再次为纳 卦经,然后再练内功十二大力法,又次为神运经,最后以地龙经收全功。 宋氏形意 拳发劲(力),要求做到上下互撑,左右争衡,前后互为作用,内外相合,全身整体协调,先 松后紧,紧而速松,随松随紧的六合浑圆整劲。其劲路讲究通、透、穿、贴、松、悍、合、 坚。劲法则讲究惊、弹、抖、炸、寸、绝、滚、颤。伏如横弩,动若发机,能瞬间骤然爆发 出鼓荡抖颤的弹性炸力,周身激荡回旋,振荡不已,即所谓 \ 遇敌好似火烧身,炸力发出无 继续\ 的连续爆炸力。 宋氏形意拳包括如下内容: 一、三体式桩功: 有阴阳两式,任督二脉,上中下三盘,单双重等多种桩 功间架练法,是求得六合浑圆整劲的最基本的功法,也是宋氏形意拳最基本的功法。 二、内功盘根: 为宋氏形意拳基本功法,也是宋氏形意拳的秘传功法。为 宋世荣先生所独创,又名盘根冲空,是指练至功夫精深时,身体可以腾空。其理本于《内功 四经》。锻炼原则为: 扑采提按劲不散, 软硬相济成刚柔, 云抱捧捋缓缓做, 中定动静慢慢求。 以此疏通十二正经,并且锻炼奇经八脉,以达气贯三才,天人合一。经常练习内功盘根可使 周身筋膜腾起,劲入骨髓,尤其是大腿两侧到脚趾的筋膜腾起,此功上身后,与人交手,常 常是步到人即翻。内功盘根与三体式桩功相辅相成,古谱称:练桩功以固其本,练盘根能动 转自如。 三、五行拳: 有内外五行拳两套练法,还有多种变化法,包括有横、竖、 直、斜、螺旋、滚斗的劲路练习。是宋氏形意拳最基本的拳法。 四、十二形拳: 有多种练法,并且将十四处打法融入其中,也是宋氏形意 拳用以练就冲空功夫的重要功法。 五、大枪抖绝功: 当年形意拳先祖姬龙峰是以枪创拳,所以,大枪抖绝功 为宋氏形意拳求取爆炸力的重要基本功,练习宋氏形意拳必练大枪抖绝功夫,以抖大枪之功 助拳功之成也。 六:单操散手: 为宋氏形意拳打法、 劲法、实战法的专练。 七、 基本拳法套路则有:进退连环、四把捶、杂式捶、八字功等。 对练套路则有:十六把、五花炮、安身炮等。 器械套路则有: 六合大枪、 翼德大枪、 三才剑、 天罡剑、 六合刀、 六排刀、 六合棍、 麟角刀等。 此后, 又由宋虎臣、 宋铁麟等第一代弟子根据实践经验创编了十面埋伏、 阴阳把、 三节推掌、软球势、五方鸳鸯堂、摸身掌、左右五行连环拳、和战斗枪、战斗剑、内功盘根 刀(双刀)、乾坤钹等等拳械单对练套路。还有供初学者练习的六合长拳、十二路弹腿。基本 功法还有:柔身术、伸筋拨骨功、内劲功、浑圆桩、丹田功、静坐功等基本功法和养生功法。 宋氏形意拳的基本理论有:内功四经、拳术运义、拳道集录,古谱则有拾法摘要、 九要论、六合论等。 宋氏形意拳的传人现已遍及全国, 且已传至第六代。 此外,在日本、 俄罗斯、美国、 法国、德国、台湾地区均有传人。宋氏形意拳今天仍在不断的民扬光大,正在走向世界。 古传少林行功拳简介 日期: 2002-7-12 19:10:00 作者:刘毅 古传少林拳是少林寺的镇寺之拳,古无别名,约在明朝末年传出少林寺,故近代 传习较少。因其传承的原因,后人对此拳又贯以“少林看家拳” 、“少林镇山拳” 、“少林地滚 拳”等称呼,其中以北京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少林看家拳》一书影响最大,不过其书中所载 拳路与本人公开的家传拳艺除个别相似外,其余皆大相径庭。在此为向读者明示,拳种名称 则以“少林行功拳”称之。 古传少林拳相传是宋代福居禅师所创,旧《少林拳谱》记载: “夫短打者即长拳,源 自福居禅师汇集也。 ”,据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共分十路。 少林拳口诀: 少林一路开山拳;二路迎门万古传; 三路螳螂勾子手; 四路三荐诸葛拳; 五路奎星小五掌;六路翻缠名地盘; 七星抱斗梅花手;八卦游身 连环拳; 九宫四门巧奔打;十路埋伏仙人传;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