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科组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
总第
课时
课题
《借物寓意》
主备人
执教者
课型
新授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化鸟画 借物禺意 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 国画与意白J方法表现生活中化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 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 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知识 与技能目标。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 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 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教学重点
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 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
教学难点
难点: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 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 导入:出示齐白石作品《祖国力岁》
师:这是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 《祖 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
问:画面上画的这株植物同学们认识吗?
总结:面画的是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象征着欣欣向荣的新中国, 希望祖国能像这株植物一样万年长青。“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点明主 题,表达了老人强烈的爱国之心。 今天,进入新课“借物寓意”。
(二) 新授:了解借物寓意: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是指画家借助 表现值物本身的属性,来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它并不是硬加到 作品上,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加以艺术 的夸张,在表现自然、歌颂生命的同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 富的启迪与联想。
看书 《疏果图》(吴让之 清代)我们看画面画的是什么?上方题: “士大夫不可一日无此味”。柿子和白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蔬果, 画家就 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的。兰花图:看书
活动一:赏析与评述
你认为画家是怎样运用蔬果的形象和笔墨表现情感和寓意的? 柿
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题款可了解作者通过蔬果来表达一 种士大夫应具有的“安贫乐道”的清廉品质和精神。作品中运用勾勒和 没骨技法,设色轻松淡雅,行笔灵巧,体现了一种清新雅致的君子情怀。
回顾元末著名诗人王冕,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同学们感受这首诗的寓意是什 么?
表露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出示王冕
的《墨梅图》
活动二:观察与比较
将画家作品与实物照片比较,说说在造型上有什么区别,其特点是 什么?
教师总结:全画虽只用淡墨,却能将梅花的姿态表现的清新悦目, 画家并没有画出整个梅树和所有的花朵 。而是只将最能表达意境的一枝 梅花进行特写式描绘,使枝干和花朵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也就是 说作者再画梅花时候,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了 提炼,得出了画中艺术形象。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
画面体现了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空白的运用,给人一无 限的想象空间。出示齐白石的《家雀》。
根据所学知识,来尝试分析一下这幅画的寓意。
欣赏国画作品:了解用墨方法:泼墨法、破墨法、没骨法
(三)教师示范
中国画还追求笔墨情趣,正所谓“有笔有墨谓之画”。中国画的绘画 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老师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的品质,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花君子”。
出示师的两幅写意荷花作品。 教师示范写意荷花的基本画法, 边示 范边讲解。用描绘生活中的花卉蔬果来表达情感,体会花鸟画的“借物 寓意”。
活动三:体验与练习
运用所学内容,画一幅花卉或疏果写意画,注意表达出情趣。
(四) 评价总结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再作画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并对自 己的作品作出评价。请同学们发表见解后,教师点评。 小结:通过同
学们的体验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绘画理念已经 有了理解和掌握,而在造型上,中国画重视神思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 追求“不似之似”、“似与不似之间”,以便更好的抒情、言志,同时体现 画家自己的艺术个性。希望同学们以后除了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外, 也能用画笔表达胸中逸气。
(五) 课后拓展
请课下查阅清代画家朱耷的资料,以便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花鸟画 的“借物寓意”!
课堂 达标 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诊断反馈:
检查人签字:
年 月 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