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马说》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马说》导学案 课型:新授 设计: 审核: 审批: 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____月____日 星期__ 课题:马说 第__ 2___课时 累计_2__课时 学习过程 流程及学习内容 要求和方法 一、课前回顾 给加下划线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且欲与常马 等不可得( ) A.等候 B.等同,一样 C.等于 D.等级 2.策之不以其 道( ) A.道理 B.规律 C.方法 D.道德 3.执策而临之( ) A.面临 B.驾驭 C.到达 D.光临  二、合作探究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 (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4)思考巩固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5)概括段意: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思考巩固: ???A、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B、本段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什么?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概括段意: 。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思考巩固: A、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B、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C、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概括段意: 。 三、总结梳理 1.理解文章结构 ?? 2.理解文章的深层寓意???? 提问: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 ?四、拓展延伸 1.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无私的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同学们自由讨论、发言) 2.收集含“马”的成语和歇后语。 3.收集文学作品中的名马的名字,至少3个。 4.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你认为怎样才能多出人才?怎样才能人尽其才? 5.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如何让大家知道你呢?你认为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 写作手法—托物寓意 这种写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 例如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激发人们的不平感,也表达了当时千万个才能之士的悲愤。又如用“策之不以其道…… 天下无马”来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更具嘲讽作用。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