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散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奶奶 作者 :牧野 说起我的奶奶,我的脑海里有很多的景象可以用文字表 达出来。 有时候,在家里或者在办公室,我会情不自禁的从本子 里拿起奶奶唯一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细心的端详。看着奶奶 和蔼可亲的脸庞,回忆奶奶对我这个长孙的一切一切,我会 常常陷入沉思中 …… 奶奶出生于上世纪的 1914 年。奶奶的文化虽不多,但 可以完整写出自己的名字来。对此,我对奶奶的过去也很感 兴趣,毕竟她是民国初期出生的、并且是贫苦农家的孩子 , 竟然还识字,我觉得我奶奶很了不起。 我从小就和奶奶在一起生活,长到十几岁还和奶奶睡在 一个土炕上。可以说是奶奶一手带大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不过五、六岁的样子。闲暇时经 常是奶奶牵着我的手到村外的田地里去干农活。那时候,我 的好奇心很重,总会向奶奶问一些不可思议的问题。奶奶用 手指着村边的大堤上被雨水冲刷出来的水洞说: “你就是从那 个水洞里抱过来的”。当时我还真的信以为真了。 奶奶是个苦命的人。奶奶鼻翼的下方长了一颗黑痣,总 说自己命苦都是这颗痣的原因。尽管我知道这是唯心的说 法,但我也不愿去反驳奶奶。 奶奶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成为单身母亲了。她刚三十几 岁时就失去了我的爷爷。 听奶奶说,我爷爷身材魁梧,声音洪亮,相貌堂堂。年 轻时,我的爷爷被抓了壮丁,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虽保住 了一条命, 但是, 却染上了严重的肝炎, 失去了打仗的本钱。 自然也不再受到长官的关注,爷爷只好拖着病体回家养病。 由于家里穷,再加上当时有限的医疗条件,不多时,爷爷在 病痛的折磨中离开了人世。 我的爷爷病逝后,撇下我的奶奶、我的父亲和我的两个 叔叔。当时,我的父亲才有五、六岁,稍大的叔叔四岁多, 小叔叔还不到两岁。可是,在爷爷去世后的三年中,我的两 个叔叔也相继夭折了。 奶奶在相继失去三位亲人后让她悲痛欲绝。奶奶在悲伤 与痛苦中艰难度日,父亲成了我奶奶唯一的精神支柱。 奶奶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乡下妇女。带着我的父亲度过了 失去丈夫和两个孩子的艰难岁月。这在人生中承受的悲痛是 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我的奶奶却在充满荆棘的人生道路 中独自闯过一道道险关。 解放初期,家里分得几亩薄田。奶奶就靠着这几亩田地 养家糊口。一个失去丈夫和孩子的农村妇女带着唯一的独子 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前行。 几亩田地里的庄稼尽管收成不太好,但还是要有人去打 理的。不然,会颗粒无收。奶奶为此起早贪黑,不停的忙碌 着,靠着忙碌填充着心中的那份孤独与悲伤。 高深的高粱地里,奶奶默默的独自劳作;金黄的麦田里 她汗流浃背的独自收割;硕大的包谷叶子刺痛着她黝黑的脸 庞。奶奶忍受着这一切,付出了巨大的人生能量。但她从没 抱怨过、也未言放弃过。而是用她纤弱的臂膀撑起了这个孤 苦破碎的小家。 六十年代初,我的父亲不到二十岁就离家外出找工作。 父亲的外出虽说给我奶奶减轻了一些家庭生活负担,但是, 奶奶却在孤独的牵挂中常常让她夜不能寐。 最初,父亲来到了河南的某铁路局工作了两年。当时正 遇上自然灾害,吃的饭菜很差,干的工作却很苦。在那里熬 过两年后,无奈之下又辗转来到了甘肃。 父亲到了甘肃后,为了能够在交通系统中立足下来,他 拼命的工作, 默默的奉献。 为此, 他在三年中没回过一次家。 这对一个已经失去两个儿子的母亲来说是多么的残酷啊! 后来,父亲和母亲走到了一起,奶奶总算放下了一份心 思,盼望着能早日抱上她的孙子。 我的母亲没有文化,父亲和母亲文化差异非常大。父亲 毕竟是见过世面的。而母亲则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乡下,是面 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庄稼地里农耕劳作。 那个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靠每月工资养家糊口真是 杯水车薪。奶奶和母亲拉扯着我们兄妹五个艰难的度日。当 时,奶奶和母亲也算是生产队里的劳动力。男人干一天可以 挣十个工分,而我的奶奶和母亲干一天每人最多才能挣六到 七个工分。一年下来奶奶和母亲挣得工分最多每人能分得二 十斤小麦。这就是我们一家

文档评论(0)

eyf39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