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的总体风格特征
内容摘要: 文章主要论述了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的总体音乐风格特征, 其内容集内省
性、抒情性于一体, 将歌唱性的旋律引入其中, 并注重动机的运作; 结构形式复杂而又精炼,倾向于赋格和变奏曲式的运用;织体上高度复调化,重新引入巴罗克时期的重要体裁形式,
总体呈现出深刻性、内省性、前瞻性的多元化风格。
关 键 词: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 风格特征 前瞻性 多元化
贝多芬的 16 部弦乐四重奏是贯穿其整个创作生涯的,由此可见,他对室内乐体裁的偏
爱。弦乐四重奏可谓室内乐中最经典的体裁形式,它在 18 世纪初由斯卡拉蒂、塔尔蒂尼等人发展,随后又经海顿、 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的努力使它进入成熟繁荣时期。 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 一把大提琴的编制刚好能构成通常意义上的四部和声, 使得弦乐四重奏呈现出统一的音响效果, 使其具有了成为室内乐中经典体裁的重要条件。 贝多芬晚期总共创作
了六部弦乐四重奏, 分别是 Op.127(降 E 大调,1824 年)、Op.132(a 小调,1825 年)、Op.130
(降 B 大调, 1825 年)、Op.133(大赋格, 1826 年)、Op.131(升 c 小调 1826 年)和 Op.135
(F 大调, 1826 年),其中, Op.133(大赋格) 的手稿最初为 Op.130 的最后乐章, 被称作 “序
奏”。他晚期的四重奏在内容上集内省性、抒情性于一体,引入了咏叹调、宣叙调、民歌化
风格的旋律,将器乐曲赋予了“人声”的特质;结构形式复杂而又精炼,倾向于赋格和变奏
曲式的运用,乐句、乐段、乐章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织体上高度复调化,对位因素增加,
将线性思维渗透到了每一个细胞。 正因为在音乐语言和思想上都有了较大的革新, 当时曾被
看作是一位 “疯子老人” 的产物,由此直至浪漫主义晚期才逐渐被接受和关注。更有人将其
与 20 世纪巴托克的弦乐四重奏相联系,并这样评价: “直到 20 世纪初期,贝多芬的晚期弦
乐四重奏才看到了它们真正的继承者——巴托克所作的六部弦乐四重奏” 。著名作曲家斯特
拉文斯基将 Op.133 冠以这样的头衔——“大赋格是所有时代的当代作品” 。因此确切地说,
人们对于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的理解是在 20 世纪才完成的, 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深刻性、
前瞻性的多元化风格特征更成为其自身的亮点和人们研究的焦点。
内省性与抒情性的塑造与体现
对于“抒情性” 的重新塑造是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的重要风格之一, 在其晚期的四重奏中主要体现在对咏叹调和民歌化旋律风格的运用。 与此同时, 又引入宣叙调式的旋律与其并
置,彰显其内省性、抽象性,从而赋予了音乐更深刻的思想性。
Op.130 的第五乐章就是一个典型地将咏叹调和宣叙调相结合的例子,一开始在第一小
提琴上奏出的旋律是为女中音而作的一首咏叹调, 音区一直维持在小字组的降 b 到小字二组
的 g 之间,显然是女中音的音区。 9 小节的主题旋律在降 E 大调上呈示,音乐流畅,以附点的节奏型强调“歌唱”的语气,并进行了收束,之后采用了变化发展及分裂的手法,在保持
原有的附点节奏型前提下又发展出了三连音型, 并在第 28 和 36 小节两次达到高潮。 接下来
的中段 (40 — 48 小节 ) 则是对宣叙调的典型运用。第一小提琴是建立在降 E 大调上的哭诉式
的宣叙,情绪压抑,变化音极多,而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则是三者在纵向上融为一
体的伴奏声部, 采用了统一的三连音音型, 这似乎是一个填词即可演唱的声乐谱。 整个乐章
以 A-B-A 型的咏叹调与宣叙调交替出现的手法写作, 大胆而富有创意, 既在音乐旋律风格上
形成对比, 又在思想上体现出作曲家所追求的内省性和抒情性的融合。 此外, 该作品在第四
乐章所表现的民歌式的旋律也能充分体现出贝多芬对抒情性的追求和塑造, 3/8 拍子的音乐
简单质朴且活泼,弥漫着浓厚的乡间歌舞的因素。民歌式的音乐旋律风格在 Op.131 的第五
乐章中再次呈现, 急板的速度、 方整性的乐句依然体现其淳朴性, 同时又以最简单的重复原则来表现音乐的力量。此外, Op.133 的引子( 1— 25 小节)、Op.132 的末乐章以及在 Op.131
中多处直接运用宣叙调风格的旋律来表现音乐的能力, 可以说完全建立在歌剧之上, 这正是
贝多芬对人声的渴望。
炉火纯青的结构形式
贝多芬晚期的弦乐四重奏在对奏鸣曲式灵活运用的基础上, 进一步挖掘了对赋格曲和变奏曲式的运用。 Op.133 直接以“大赋格”命名,该乐曲具备套曲的性质,作曲家运用主题
变形的手法, 对主题进行不断的剖析,
整首乐曲建立在引子所呈示的四个基本主题音型之上。
第一种音型是附点二分音符的形式,
第二种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翻译硕士参考书目.docx
- 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灌封胶,防水灌封胶,高硬度.docx
- 职高一年级期末总结.docx
- 聚焦课堂,关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docx
-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docx
- 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体会.docx
-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金标检测试剂盒产品简介.docx
- 肺炎衣原体MOMP抗体IgG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生产记录.docx
- 脑白质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docx
- 腹部X线摄片检查规程.docx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1270.16-2025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6部分: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1270.17-2025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7部分:天敌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pdf
- GB/T 31270.17-2025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7部分:天敌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pdf
- 《GB/T 31270.17-2025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7部分:天敌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pdf
- GB/T 31270.15-2025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5部分:蚯蚓急性毒性试验.pdf
- 一级建造师《民航机场实务》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2026年高分冲刺试卷含解析.doc
- 2026年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高分冲刺试卷含解析.doc
- 一级建造师《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2026年押题密卷含解析.doc
- 机动车转让简单版的协议书范本.docx
- 有关和解简单版协议书范本.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