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日习俗对比研究
中日正月节日习俗对比研究
班级: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管理 092 班
学号: 20090301650 序号: 42 姓名:陈泳霖
从世界范围上看,节日起源主要有三种:一是迷信、祭祀活动,后发展为宗教节日;二 是各国的独立日、 革命日和伟人生日等各种重要事件的纪念节日; 三则是对大自然的原始崇 拜,后演化为对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的庆祝等。
中国和日本在地理上隔海相望, 气候相近——两国皆以亚热带、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农 业则皆以种植业为主; 且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的多个世纪里一直以中国为楷模, 两国也一直 有频繁的文化交流——换句话说, 从节日起源上来看, 中国和日本有着十分相似的节日起源 基础, 因此,两国便有了许多相似的民间节日:日本有不少节日起源于中国,并发展出独有 的大和特色。
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一样,对于中日两国而言,正月里的节日是在一年中最为重要的、 延续时间最长的民间“节期”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每当春天来临是,民间礼俗活动 便多了起来:从年末准备过节到正月末,在长达四十余天的“节期”里,排满了各种节庆活 动,几乎每一天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要祭特定的神, 要做特定的事, 要吃特定的食物, 有特定的禁忌。 通过研究中国和日本正月里的民间节日习俗, 不难发现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
中国和日本在正月前后的节日概述
中国的除旧迎新活动通常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开始 [2] ,经过二十四大扫除、二十 五“迎玉帝”以及随后的办年货、准备年饭等预备活动后,节期进入了第一个高潮:除夕夜 吃团年饭和初一开年;初一过后便是初二外嫁女归宁日、初三小年朝、初四“抢路头” [3] 、 初五破五祭财神开商铺、初六送穷神、初七人日、初八祭星、初九玉帝诞辰 [3] 、初十石头生
日老鼠嫁女、 十一岳父宴请女婿; 过年第二个高潮在元宵, 元宵的准备活动从年十二便开始 了,十二搭花灯彩棚、十三试灯、十五过节、十六走桥摸钉、十八收灯结束 [2] ;正月尾还有
不少意犹未尽的节日, 如十九燕九节会神仙、 二十天穿节和二十三填仓节等等; 此外立春还 有特别的民俗庆祝活动 [2] 。
日本过年活动从腊月十三大扫除迎神开始, 女性准备年饭, 男性编织年绳, 共同迎接新 年的到来; 除夕夜吃过年饭后是听梵钟和守夜,初一初二初三新年伊始,各种参拜神社、相 互拜年的活动正式启动; 随后是初四僧侣巡回拜年、初七人日、初十船灵除夕、十一船灵元 旦农民恢复生产;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日,被称为小正月,当日有食嘉项、驱鸟仪式、劈 果树仪式和插秧仪式等等; 最后有二月初八古八节, 象征着正月的神事正式结束; 而立春则 是合家团聚的日子 [1] 。
中国和日本过年食物的对比
独特的食物是节日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除了同样丰盛的年夜饭外, 中国和日本还有不 少一样的过年食品。
首先是年糕。 年糕在日本的过年食谱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日本的年糕分为年糕分为 “切 糕”和“圆年糕”两种,前者方后者圆。圆年糕中还有一个品种叫“大福” ,里面包有豆馅。 年糕煮法有大酱汤煮和清汤煮两种, 日本人有从初一到初三连食三日年糕汤的习惯。 捣过的 年糕可分制为许多小年糕作正月零食; 小年糕也被称为 “年五”,是年神赠送给大家的礼物: 每逢正月十一, 青年男女会在村里巡绕讨小年糕, 讨得两枚后用一枚交换, 据说吃了这种年 糕可以防病;此外,每逢一月四日,主妇会为家里每个人做一块叫“灵魂”的小粘糕。年糕 除了用来吃,还用来祭神:日本人通常把两块白色的圆年糕重叠在一起,作为年神的神座, 如同佛的莲花座一般 [1] 。
中国的年糕有黄白两色, 象征金银, 一些年糕更加入八宝、 蔬菜等夹心, 做法有煎、 炸、 蒸、汤煮等。中国年糕也叫“年年糕” ,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生活一年高于一 年,也寓意着小孩快高长大 [4] 。
中日两国的年糕均以糯米或米粉制作, 虽然吃法、 口感上有很大的不同, 但它们都寄托 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 [4] 。
除了年糕, 中国和日本的 “正月民间食谱” 中还有一道相同的菜——准确地说, 不是菜, 而是酒,那就是屠苏。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是这样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 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可见,屠苏酒是中国古代民间的元日专属饮品。 相传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 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 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 孙思邈每年腊月, 总是要分 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 [2][3][4] 。
日本的屠苏酒配方和中国的一样, 但是日本人喜欢把屠苏散包在红绸内, 浸入酒中饮用 ——过去日本人认为红色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