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村纪实系列之玉米楼儿
难忘家乡的玉米楼儿
前几天回家乡看望父母, 没事儿在小村闲逛时, 我忽然发现:
以前在深秋季节时家家户户在房前搭建的玉米楼子如今很少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家家窗前庭院里水泥地上那一排排码放整齐,黄灿灿的玉米垛。呵呵,真是日子好过了,连防鼠、晾干、耐储的玉米楼子都不用了,如今这农村的味道在乡下真是越来越少了。
玉米楼,即存放玉米的凌空粮仓建筑物,我们俗称:苞米楼子。因为凌空、分层,状似楼房,所以有次俗称。玉米楼建造并不复杂,其用料也没啥讲究,它是用四根比较粗而直的
柱子挖坑埋在地下,然后再用横木 8 根分上下绑成架子以固定。在离地面大约一米左右的半空中,用木板铺好底,在上面的四周用木板或木棍、向日葵秸杆等物像鸟笼一样围住,空隙以不漏掉玉米棒为宜。近些年,也有的农户用铁丝网做楼壁的,这既简单又美观。临地面的四根柱子处,可缠一圈儿玻璃瓶子,防止老鼠攀爬上来。正面留一个小门儿,用来装取玉米棒子的进出口,如果存放的玉米超出了小门儿,就从玉米楼的里面用多块木板儿横在门口,逐块加高,用来挡住楼子里面往下滚的玉米,然后根据玉米的多少,决定木板摆放的多少和高低。装满后,有条件的可以在上面加上铁皮
或塑料棚盖儿,用以档雨。没条件的可用木杆做檩,上面苫上草,或草帘、植物秸秆啥的,以免漏雨使玉米发潮变霉。这种玉米楼子,确实好处多多。楼子里的苞米离地很高,可
以防止老鼠和家畜、 家禽糟蹋。 加上楼壁留有缝隙, 通风好,能有效地避免粮食受潮发霉烂掉。
在东北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一个玉米楼。是啥时流传下来的不知道,是不是满族的传统也不清楚,可家家都有的原因我想还是因为它储存具有粮食耐久的缘故。因为,有它在,玉米就不用及时脱粒,不用往已经很拥挤的仓房里放。再者别看它其貌不扬,又不是正规的家产、建筑物,在家庭里的地位也不是很重要,只是随机而设,但却起着广告的作用。你想:玉米楼子里的苞米满满登登地装着,最起码说明这户人家日子过得吃穿不愁。可若是玉米楼子空空荡荡,那就说明这户人家的日子过得有些拮据,虽不能说明他是否要挨饿,但起码说明他家没多少存粮。因为玉米和谷子是过去东北农村的主要粮食作物,即使是现在,玉米也是主产作物。它既能供人食用,也可做牲畜饲料。
为了容易看管,也是为了起广告作用,各家“玉米楼子”都建在庭院内很显眼地方,同时还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从
大街上看, 大多是在每家房前东南侧的房山头处, 家家都有,很是蔚为壮观。那隐约可见金黄的苞米棒,配上檐头那红彤彤的高粱穗,玉米楼顶上翠绿的冻白菜叶,住户窗前红艳艳
的辣椒,晾衣绳上那迎风招展的衣物,烟囱里飘出的袅袅炊烟,在耀眼的阳光和皑皑白雪的映衬下,犹如一幅农家田园的风光画,不仅彰显着关东农家的自然民俗风貌,而且令人陶醉和遐想。
玉米这种植物,别看它其貌不扬,又从来也没列入到精细食品行列,但我们却人人都离不了,它一身都是宝,粮食可以
食用,也可以做饲料, 还能生产化学纤维和化工原料, 烧酒,做食用菌, 玉米须子还能做中药, 治感冒, 苞米叶子做编织,还能出口创外汇,我小时候,姥姥还用这苞米叶子给我们编
过草鞋穿,有时还用其做鞋底或鞋垫儿。秸秆能做青储饲料也能做烧柴,从它结棒以后,长到玉米粒用手指盖一掐就缓慢冒浆水的时候,便可以趁青煮熟了吃,也可以烧烤吃,那香喷喷的苞米几乎是所有人最爱吃的食品。现在,哈尔滨每到夏秋季节,在农贸市场上都有青苞米出售。而大街上、松花江畔或旅游景点入口处总能看见烤苞米的摊点儿,几乎每棒都能卖到 2 元钱左右,有的小贩儿卖了几年烤苞米就买楼
买车了, 这都是上过报纸新闻的。 到了秋天, 玉米成熟以后,就把苞米杆儿割倒,掰下棒子,去掉包在外面的叶子,拉回
家里,玉米丰收了,从大田里拉回来的玉米黄澄澄的便堆满了整个庭院。
当人们忙活完大田里的所有活计后,时令也接近了初冬,在地上晾晒多天的玉米就该决定选留了,拣棒大、籽实,颗粒
饱满,黄中透红的玉米先两个一组系成玉米吊儿, 挂在树杈、房檐等处,在赵本山的电视剧《乡村爱情》中,我们就可以
看到这样的背景。系不成吊儿的,因为颗粒饱满几乎消除不了多少水分的,那就该住楼房了,连棒带芯一起放在玉米楼子里贮存,家里的大人小孩都可以伸把手来做这个活儿。以便在春夏时风干后现吃现搓,磨成面或者苞米碴子煮粥,或随时变卖现金过日子零花。装够留用的后,其余的玉米就码放成一米宽、一米高的垛,已方便沥干水分,待到上老冻时脱粒。交公粮卖国家或商贩。甩出来那些比较嫩,水分多的玉米,可以连棒带芯一起卖给烧酒作坊用来烧酒。我以前曾在“关场院门”一文中介绍过,社员们在场院里灯下夜战扒苞米的情形,那是在刚入秋时,而在上老冻后,码成垛的玉米已冻得成一根棍了,这时就可以脱粒。生产队交公粮分口粮时都需要大批量的脱粒,这都要用玉米脱粒机来操作,据说当年没有脱粒机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