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车钩及缓冲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车钩及缓冲器 3.13.1.1 3.1 3.1.1 系统满足以下关键技术要求 (1 )采用密接式车钩,设有两种车钩类型即半自动车钩和半永久牵引杆, 所有类型的车钩尽可能采用相同型号的缓冲器部件,具体方案在设 计联络阶段提交给买方确认。 各种车钩的分布情况参见第一章《基本技术条件》相关内容。 车钩的设计寿命至少为30年,弹性元件的寿命至少为8年。 (3 )在本合同规定的线路中,车辆之间的连挂都能顺利实现,包括工程 车与电动客车之间的连挂,如有需要,卖方提供与工程车连挂用的 过渡车钩,具体在设计联络会中确定。卖方在设计联络会提交联挂 分析计算报告。 (4 )当列车运行时,两车钩间意外解钩时,分离车辆自动紧急制动,并 能在司机室显示。 对列车处于救援模式下,当发生无意识脱钩时牵引列车能自动实施紧急 制动,被牵引列车自动实施停放制动。卖方在设计联络会中提出具体方 案。 在车钩监测回路发生故障时具有旁路功能,该功能通过操作设置在司机 室内的列车车钩监测旁路开关予以实现。 3.1.2业绩要求 3.1.2 本系统由专业的车钩公司提供,系统设计及零部件经过轨道系统运行考 核且成熟可靠。 卖方在设计联络会提供充分的文件证明系统具有实际的运营业绩。 3.2功能及基本参数要求 3.2 列车可配置以下两种类型的车钩,性能要求如下。 3.2.13.2.1.1321.2 3.2.1 3.2.1.1 321.2 321.3 3.2.1.4 3.2.2 3.2.2.1 功能要求 半自动车钩,具有的功能包括: 自动机械连挂; 自动气路连挂; 手动电路连挂,电路连接采用跨接电缆的连接方式,具体方案在设 计联络中确定; 设有可复原能量吸收功能,采用弹性缓冲器; 在接近车钩的方便位置操作阀门,实现自动气动解钩,但手动分离 电路; 解钩时只需一人操作; 自动对中装置; 高度调整装置; 连接监测功能,具体方案在设计联络中确定。 半永久牵引杆,具有的功能包括: 连挂、解钩为手动操作; 电路连接采用跨接电缆; 设有能量吸收装置(如可压溃变形管),具体方式在设计联络时确 疋; 对支承贯通通道的要求:(适用于单元间半自动车钩及半永久牵引杆) 在解钩时能支承贯通通道; (2 )在连挂位置时,需支承增加的乘客载荷(AW3)。 车钩及缓冲器系统的能量吸收要求参见第二章《车体及贯通道》相关章 节。 基本参数要求 强度及材料要求 车钩及安装件,包括缓冲器和车体连接件的强度满足以下的强度要求: 抗拉载荷 850kN 抗压载荷(车钩不得产生永久变形) 1250kN 产生的应力小于设计许用应力 材料要求:选用的材料符合机械强度及耐磨性能要求。 3.222 几何条件要求 车钩、缓冲器、托架、各气路和电气接头,列车气路和列车电路,能在 合同规定的线路及车辆段内的线路最不利条件(水平曲线、竖向曲线和 列车速度)与下述附加条件的组合条件下顺利通过。 (1)线路最不利条件: 线路最大坡道 40 %o 轨顶高竖向施工允差 6mm 钢轨头部竖向磨损 11mm 轨距允差 1435 +8/-4 mm (2 )两辆相邻的车辆中的一辆车空气弹簧完全泄气,另一辆车的空气弹 簧处于充气至最大限度状态。 3.3 主要部件要求 3.3.1 对机械部分的要求 3.3.1.1 车钩钩头 (1 )能在所有运行条件下,保持车钩接触面之间紧密贴合; (2 )能在连挂接合后自动锁定,运行中,钩头不能解锁、分离; 3.3.1.2 缓冲器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缓冲器免维护。缓冲器中橡胶件或其他缓冲元件的 使用寿命应不低于12年。符合牵引和压缩负荷的要求,在牵引或制动 两个方向均具有能量吸收功能。缓冲装置能有效地吸收撞击能量,缓和 冲击,不损坏车辆。该装置能在正常联挂时承受的不产生永久变形的冲 击。 3.3.1.3车钩托座 3.3.1.3 (1) 当车辆通过最小半径的水平和竖向曲线时,不妨碍车钩的摆动; (2) 满足以下车钩对接结合范围的要求: 垂直方向 土 90mm 水平方向 土 170mm 3.3.1.4对中装置 3.3.1.4 (1) 设计成能保持车钩和车辆中心线一致; (2) 必须能对中到接合范围的25%以内,水平自动对中角度为土 15 ° ; 导入连挂特性保证正常挂接时可靠对中挂接; (3) 可以将对中装置脱开,以便手动使车钩重新定位。 3.3.2对气路部分的要求 3.3.2 (1 )在连挂时,能自动连接列车气路(适用于半自动车钩及半永久牵引 杆); (2) 在每个自动车钩端设有截断塞门并具有锁定功能,以使总风缸列车 管与车钩及软管隔离,便于更换软管; (3) 气路软管有牵引杆支承; (4) 一端为螺纹接头,另一端为管接头。 3.3.33.3.3.1 3.3.3 3.3.3.1 半自动车钩 (1) 电气部分采用可靠且方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