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 要
本文对 “豫西黑猪”的外貌特性、体尺性能、繁殖性能和肉质性能等种质特
性进行测定并统计分析,研究了 “豫西黑猪”的遗传多态性和遗传结构,检测了
“豫西黑猪”群体氟烷基因的分布情况,探究了 FTO 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了
ADSL 、GPAT 和PURH 基因在 “豫西黑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豫西黑猪”的主要种质性能
“豫西黑猪”背部平直,颈部较粗短,四肢较粗壮。 “豫西黑猪”的繁殖性
能优良,母猪有较长的利用年限。 “豫西黑猪”的平均pH 、平均pH 、平均肉
1 24
色评分均高于长白猪, “豫西黑猪”和长白猪在 pH1 和滴水损失上差异显著 (P
<0.05 )。
2 “豫西黑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豫西黑猪”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 0.5862 ,平均杂合度为 0.6578 。在
COX1 基因序列上, “豫西黑猪”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为1.000±0.045、
0.01367±0.00152 。在 ND2 基因序列上, “豫西黑猪”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
多样性为1.000±0.045、0.01455±0.00108 。
3 “豫西黑猪”群体的遗传结构
在COX1 基因上, “豫西黑猪”与华中型和西南型猪种的遗传距离最近,在
ND2 基因上, “豫西黑猪”与华中型猪的遗传距离最近,聚类分析时“豫西黑
猪”先与杜洛克聚为一类,再与长白猪进行聚类。
4 Hal 和FTO 基因的PCR-RFLP 检测
本试验在 “豫西黑猪”群体内检测到了 Hal 基因显性纯合子(HalNHalN )、
N n n n n
杂合子(Hal Hal )和隐性纯合子(Hal Hal ), “豫西黑猪”Hal 等位基因的
频率为34.09% 。FTO 基因c.594CG 位点的等位基因G 能显著提高肉色,CG 基
因型和GG 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CC 基因型(P0.05 )。g.276GT 位点的等位基
因G 能增加背膘厚度,提高pH1 和pH24 的值,降低滴水损失。
5 ADSL 、GPAT 和PURH 基因在 “豫西黑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
试验在 “豫西黑猪”和商品白猪的肩部肌肉、背部肌肉、臀部肌肉、心、肝、
脾、肺等7 个不同组织中均检测到ADSL 、GPAT 和PURH 基因的mRNA 表达。
ADSL 基因表达量与背膘厚、肉色呈正相关,GPAT 基因表达量与pH 、pH 、滴
1 24
水损失、大理石纹呈正相关, PURH 基因表达量与滴水损失、大理石纹呈正相
关。
I
目录
目 录
第1 章 文献综述 1
1.1 中国地方猪种的优良种质特性研究 1
1.1.1 繁殖性能好 2
1.1.2 抗逆性强 2
1.1.3 肉质优良 2
1.2 猪生产中常用的分子遗传方法 3
1.2.1 RFLP 技术 3
1.2.2 随机扩散多态性DNA 4
1.2.3 微卫星分子标记 4
1.2.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