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时间:2013 年 1 月 26 日-3013 年 2 月 18 日
调查人:范沣亿、齐永康
一、背景资料:
节 日是一种文化现象,春节更是如此。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
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与宗教、祭祀、庆
典、聚会等相联。传统的春节,有关于“年”兽、万年创建历法、熬年守
岁、贴春联、赏冰灯等各种传说 ;有扫尘、春联、门画、倒贴“福”字、守
岁、爆竹、拜年、看大戏、 元宵、贴年画等习俗;有腊八粥、年糕、饺
子、元宵、春饼、糍粑、糌粑等食俗;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不走后 门、
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万事如意等风俗。
春节文化历经了几千年,春节文化的魅力,使春节成为最有凝聚力
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
每年一度上亿人次的“春运”高潮,说明了春节在中国人心中重要的地
位。与春节相关的年俗,早已由一种礼仪渐变为一种打在每个中国人
身上的烙印;一种融入进每个中国人血脉的习惯;一种令每一个中国人
难以割舍的民 风情。
二、活动目的:
1、了解春节的习俗
2、了解春节的各地民族的习惯
三、调查过程
1、了解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中
华儿女最期盼的日子。让调查人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从
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进而了解春节的由来、食俗
及相关习俗。
2、到超市、唐人街、节 日礼品屋等进行参观、调查、采访,上网查
询有关资料,培养调查人收集整理资料、根据资料进行分析 问题、解
决 问题的能力。
3、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各地民族春节的信息。培养调查人对
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汇总和应用的能力。
4 、能清晰的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感受,能以一定的形式展示
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活动过程
1 、各地民族文化的庆祝:
( 1)藏族: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的藏袍,摆出制作好的糌粑,戴着奇
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举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
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
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2)彝族:
彝族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
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其他地区的
彝族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
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
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2)壮族:
壮族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 日那天所吃的米饭,
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
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
口少的一家人要好几顿才能吃完!大年初一的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
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
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3)布依族: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
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
姑娘。
(4)满族:
满族分“镶红、镶黄、镶蓝、镶白”四旗人。春节时,镶红旗人在 门上
贴镶红挂旗,镶黄旗人在 门上贴镶黄挂旗,镶蓝旗人在 门上贴镶蓝挂
旗,镶白旗人在门上贴镶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
着一年的吉祥开端,也为了纪念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制度”。
(5)侗族:
侗族人适合吹芦笙,侗族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 (又叫芦笙会)
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 团拜”,只不过比“ 团拜”显得更加欢
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村庄
的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
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迎接新年的到来。
(6)白族:
云南白族人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
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
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
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
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
示愿允爱情了。
(7)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合作协议书(15篇)(模板) .pdf VIP
-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50966-2014(完整).docx VIP
- 网御星云网闸技术宝典.pdf VIP
- 江淮CPC(D)20-30-CPC(D)30A叉车零件图册.pdf VIP
- DB32T 3610.2-2025 道路运输车辆智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终端及测试方法.docx VIP
- 驾驶员的夜间行车视觉与夜间驾驶技巧.pptx VIP
-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临床基本知识针灸推拿考试真题.docx VIP
- GB50156-2012(2014年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pdf VIP
- 临近既有地铁的异形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pdf VIP
- 《葡萄沟》精品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