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环境认知和认知地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环境认知和认知地图格式第三章环境认知和认知地图格式

第三章 环境认知和认知地图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人必须能在环境中定方位和寻址。 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认知地图” 意象(Image):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 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 一、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 林奇(Kevine Lynch)介绍了两种方法: (1)画地图草图 (2)言语描述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这类方法易受绘图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可采用展示环境照片,放映幻灯、录像或观看模型等补充方法。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K. Lynch认为: 一个可辨识(Legibility)的城市就是它的区域、路径、地标、边界等符号所组成的模式被人理解。 城市认知地图由路径、标志、节点、区域和边界组成。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二、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 1、路径 是连续而带有方向性的交通通道,如步行道、公路、水路等。 其他要素沿路径分布。 在大多数城市认知地图中,道路常常占主导地位,主干道往往构成了城市环境认知框架。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2、标志 具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 在无法看到或了解环境全局时,只有依靠标志识别环境。 标志可以是山川岛屿、树木、人工建筑或构筑物。 在城市环境中,造型特殊的建筑、高耸的电视塔、纪念牌都可成为引人注目的标志。 特殊标志,如天安门、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已升华为国家的象征。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3、节点 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如交叉路口、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广场、车站、码头等行人集散地。 行人在节点应集中注意,清楚地感知周围环境再作出行动选择, 好的节点应有方向感强的醒目标志。 中心对称或四面无明显区别的节点最容易使人迷路。 丑陋的节点损害城市的形象。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4、区域 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空间范围。观察者易于把这一空间的要素视为一个整体。 利用格式塔组织原则对要素的空间布局、造型、质感、色彩等特征加以合理组织而形成的整体感。 建立起足以引起人们注意的区域的整体同一性。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5、边界 不同区域的分界线: 有河岸、路堑、围墙等难以穿越的障碍,也包括树篱、台阶、地面质感等示意性可穿越的界线。 路径有时也起到边界的作用。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三、性质 认知地图的形成有两种观点: 1 模拟(Analogical)观点:Kosslyn和Shepard认为:认知地图是真实环境在记忆中的复制品,与物质环境大致上一点点相互对应。 2 命题(Proposition)观点:强调通过对信息赋予意义加以贮存。客观世界被再现为许多相互联系的概念,每一种概念都会引起许多联想。 3 当前的研究倾向于将上以上两种观点结合起来。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四、特点 (一)多维信息的综合再现 认知地图具有地理地图的特点,更是多维环境信息的综合再现,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带有认知图式(Schemata)的性质。 (二)模糊性和片断性 认知地图来源于对环境的感知,带有直觉性和形象性,不是精确的原型复制。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四、特点 (三)个人差异 不同的人对同一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认知地图: 1 当地居民与外来者 当地居民对所在城市比较熟悉,由于长期往返过程中的信息逐步简化,因习以为常变得熟视无睹。 外来者对当前环境不熟悉,对环境敏感,并通过将新环境和以往所在环境进行比较,更容易发现新环境的特征。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2活动区域 居住和工作地点是影响个人活动范围的重要因素。 城市居民有不同的活动范围,又有共同的活动范围。 若工作地点和商业区在市中心,而居住区位于外围市郊的话,则居民的城市意象一般呈扇形。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3 性别差异: 男性:关心道路和方向,具有较强的方向感和认路能力,对更大范围的区域更熟悉;认知地图也更准确清晰。 女性:关心区域和标志,对家所在区域及其附近更加熟悉。 4 年龄差异 儿童:玩具店、糖果店和游乐场。 家庭主妇:超市、食品店。 游客: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和休闲场所。 专业人员:对所学专业有所侧重。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五、功能 (一)解决空间问题 在东京,那里的街道不标名称,没有门牌,交流中需留地址,便通过画画来解决,画中有众所周知的标志和所要交待的地址与重要标志的空间关系。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这种形象的视觉符号排除了语言障碍,变得非常实用。 可以解释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确定目标的空间方位、距离、寻找到达目标的路径。 清晰完整的认知地图有助于个人充分利用和选择环境的“提供”满足自己的需要

文档评论(0)

我思故我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部分用户下载打不开,可能是因为word版本过低,用wps打开,然后另存为一个新的,就可以用word打开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