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族共同体组织民俗论纲.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共同体与 社会 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共同体是建立在 自然 基础之上的群体或联合体。共同体按性质分为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 、信仰共同体。共同体成员之间是天然的相互依赖关系,“共同体是一种 持久和真正的共同生活。”[1](p54) 社会是一种目的联合体。社会产生于 众多的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有计划的协调,个人预计从共同活动获得利 益,因而参与共同行动。人们在社会中共同生活,但基本上不是结合在 一起,而基本上分离的。在人类 发展 史上,社会的类型晚于共同体的类 型,“共同体是古老的,社会是新的。” 家族组织是一个典型的共同体组 织,它以先赋的血亲关系凝聚着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崇拜家族祖先, 维护家族利益为家族组织的核心意义。家族组织来源于古代的宗法组织 ,它是传统上层社会的宗法 念向底层社会的渗透与扩大,并充分制度 化的一种组织。家族组织依靠伦理意识、血亲 念维系着它的稳定传承 。有 研究 者认为,宋朝以后 中国 社会具有的重要特征是出现了新宗族 形态,新的宗族形态以宋儒的社会主张为 理论 依据,强调以儒家人本主 义的伦理 政治 文化化民成俗,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将中国本土的祖先 信仰进一步仪式化,为宗族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证。[2](p1) 在宋 明 理学 家“敬宗收族”的号召与修族谱、建祠堂、置族田的实践样板 影 响 下,明代以后家族组织普遍出现。     一、明清家族共同体组织民俗要素 明清时期是家族组织成熟时期,民俗要素完备,丁口、族谱、祠堂、 祖坟、族产、家训族规、族房长是家族组织的七大民俗要素。下面我们分 别谈谈这些要素在明清时期的具体表现:   (一)丁口 丁口指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家族组织的丁口范围 以“五服”为限,所谓“五服”是指五种服丧的孝服式样,丧服的式样依生 人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确定,最远的血亲关系是同一高祖的玄孙,因 此说五服是指高祖以至玄孙的九代之内的血亲祭祀群体。五服之外,就 不属于同一家族组织。丁口是家族组织维持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家族 组织为了延续和扩大,对人丁的添加十分重视,添丁进口是家族的大事 ,人们以繁衍后代为对祖先的孝道,如果子孙乏嗣,就是最大的不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成为家族 教育 的信条。一个成年人如果迟迟不娶 ,就会受到家族的斥责,“或当娶而失期者,众跪于祠堂前而切责之。 ”[3](p269) 或结婚多年不得子嗣,也会感觉脸上无光,求子就成为家庭寻 常活动 内容 。 求子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积德行善,以善行为家族造福, 如明代善书《关圣帝君觉世真经》所说:“一切善事,信心奉行。人虽不见 ,神已早闻。加福增寿,添子益孙。” 有求主管子嗣的神灵送子,这是明 清社会常见的现象。明清 时代 白衣 音、碧霞元君、送子娘娘香火十分 兴旺。明朝人大多崇拜白衣 音,有《白衣 音经》,俗称白衣 音“专主 祈嗣生育之事。”[4](p304) 碧霞元君因为泰山的关系,成为人们求子的又 一女神。明朝泰山香火很盛,江北各省之人纷纷前往。“岱为东方发生之 地,故祈嗣者必祷于是。”[5](p66) 碧霞元君俗称娘娘,在追求丁口繁盛 的明清社会送子娘娘的香火长盛不衰。清代四月八日的浴佛会,同样在 普通民众那里同样是祈子会,江南泰州“四月八为浴佛日,妇女有相约诣 尼庵拜礼及祈求子息还愿者。” (注:《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孟夏部.) 再一种保证子嗣的方式是纳妾,明清时期可以接续香火的理由纳妾,明 朝律令规定男人年过四十,其妻尚未生子者可纳一妾。事实上,民间为 延续香火并不见得遵守这一纳妾规定。 一旦家里如愿得子,就须向家族 报丁。报丁的时间各家族有不同的规定,有的随生随报,如浙江会稽《章 氏家乘》(康熙三十六年)规定,“凡子生一日,告于宗长而书其行,弥月 抱之以见于庙及宗长。”有的一年报送一次,如福建崇安《袁氏家谱》(光 绪九年)规定,每年正月初一报丁,当即查明,载入丁簿。每一家族都有 丁簿,登录所有合法出生的男孩。但要成为真正的家族成员,须待成年 之后,各地家族成人的年岁大多在十六岁,届时举行入谱的仪式。如苏 州《范氏家乘》(乾隆十一年)的惯例:“子孙年十六岁,本房房长同亲交, 父兄于春秋祭祀时同往祠中,具申文正位验实,批仰典籍注籍。”如果未 成年而殁,族谱一般不录。   (二)族谱 族谱 :是记述宗族源流世系、族籍登记,宗族重要成员 事迹、宗族墓地、田产及族规家训的宗族 文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