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的青春岁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边疆的青春岁月 孙志宏 1968年初,我们北京政法学院66届50多名毕业生从北京出发,到新疆乌鲁木齐。大家唱起“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嘹亮的歌声,欢乐载满车厢。但是越往西走,满眼是沙漠,不见人烟。同学们的心情一下子沉静下来。我望着戈壁大漠,古道西风,突然想起王之焕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经过四天四夜,火车终于到了乌鲁木齐。按照分配方案,我们四名同学分到了塔城。又坐了三天汽车,到了塔城公安处。三名同学分到了沙湾、乌苏县公安局,我留到了地区公安处。第二天,公安处的领导向我介绍了有关情况。塔城是一个边境小镇,离苏联最近处仅为8公里,是地区所在地。由于文革的原因,没有开展正常工作,每天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背“老三篇”,学习文件,开批斗会。有一天,领导跟我讲,中央文件规定,凡是大学生,一律要求下去接受工人阶级或贫下中农再教育,我被分配到铁厂沟煤矿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 第二天,我带着行李,坐大卡车来到了铁厂沟煤矿。这个煤矿是离塔城几百公里的小煤矿。一片沙漠,没有树也没有草,鸟儿也不飞。据老工人讲,春秋是多风的季节,风把黄沙刮起来,使人睁不开眼睛。冬天,大风裹着大雪,漫天飞舞。煤矿四周有百来户人家,有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工人大多数是内地到新疆找工作的农民、工人(当地统称盲流)。我们接受再教育的十几名学生,有男有女,有北京的、河北的、辽宁的、乌鲁木齐的、西安的,我们组织了一个知青小组。我和岳俊发、苏志朴、杜海祥等人成了好朋友。 同学们来了以后,煤矿开了个欢迎会,会上贴出了一条大标语,很刺眼:“知识分子臭老九,老老实实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不许乱说乱动”。但是标语归标语,工人们却很热情,介绍矿上的情况。第二天,我们下矿井挖煤。这个井是竖井,井深二百多米,工人上下班全靠爬上爬下。我们学生的任务是:女同学装车,男同学拉车(两个轮子的架子车),一次来回二百多米路程,一辆车装有一百多公斤的煤。一天拉三四十趟。尽管当年年轻力壮,又经过了“四清”下乡的考验,但是劳动强度实在太大,很不适应,一天下来,浑身酸疼,连爬上井的力气都没有,我们自嘲说,确实要好好接受再教育。 时间长了,我们跟工人们慢慢熟悉了,说话多了,工人们也热心地教我们如何干活,我们跟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快打成一片。有一次煤层塌方,幸好我们几个学生在工人的掩护下,转移到安全的巷道里,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这使我们想到,当个煤矿工人真不易啊,拿生命创造了价值,煤矿工人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坚持每天出工,从不请假,得到工人们的好评。 一到冬天,下着鹅毛大雪,刮着大风,看不到一米远的地方。工人们帮我们拴好绳子,拉着绳子一个紧跟着一个前进,不然就有迷失方向的危险。有时一早打开门时,大雪堆得跟门一样高,就挖洞出去干活。矿上没有澡堂,下班后满脸黑呼呼的,回宿舍脱光衣服端脸盆洗洗就得了。矿上也没有厕所,冬天冷,夏天蚊子咬。在大沙漠里,生活艰苦可想而知。在煤矿几年的生活,既锻炼了身体,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在煤矿,每年过年过节,工人们对待我们像亲人一样,拉着我们到家里作客。还有一件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1970年1月,我准备结婚,当时要到塔城地区革委会登记,没有车,矿上两位老工人带着我,央告司机,好说歹说坐上外单位拉煤的车到塔城,顺利地开了结婚证明信。我带着老工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福,踏上了回家的征途。 回到矿上不久,我们公安处军管会主任到煤矿拉煤,无意中碰到了我,说咱们正缺人呢,你还呆在这儿干啥,让我赶快回去上班。于是我与公安处联系后,回到公安处上班了。 我回到了塔城,环视四周,远处的雪山银装素裹,近处的草地一望无边。绕着整个小城,有一条不宽不深的小河,清澈见底,是雪山流下的雪水,很干净,家家户户用它做饭、洗衣服,活脱脱是一个地处西北边陲的江南小镇。 我到公安处上班后,先在办公室搞文秘,后来调刑侦科工作。塔城是一个敌情和社情特别复杂的地区,斗争形势严峻,我多次参加了审讯特务工作。另外,案件也随时有发生,深更半夜,突然响起铃声,我们就爬起来骑着马执行任务。这样的公安工作,对人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有时,我跟处、科领导,或坐车,或骑马,或走路,从阿拉山口沿着边境线巡逻行程好几百公里。边界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架起了铁丝网,两边用拖拉机开了一片大约50米宽的松土带,有没有越境者一目了然。平时,老同志上课,讲解刑事侦察案例,并带着我们出现场,分析案情,指导我们收集指纹、脚印等。许多内容是我们在学校里书本上学不到的。看来光有书本知识那是不行的,还得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学到真本领。实践出真知,这是我参加工作中的一个深刻体会。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