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名趣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书名趣谈 书名是书籍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作者的思想与旨趣。先秦诸子著书时, 一开始仅题写篇名, 并没有冠以全书书名, 他们的书大都是以单篇的形式流传于世。 所以《史 记》在称引管子、庄子、屈原等人的著作时,都是只有篇名而无书名,如: 《史记·老子韩 非列传》说韩非子“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馀万言”。先秦 诸子的著作,大多由后学编辑而成,常冠以“某某子”,如《老子》《庄子》等。 战国末年,书名渐受重视。目前已知最早有自命书名的,当为秦相吕不韦所编的《吕 氏春秋》。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进行了我国第一次图书整理、编目工作,书 名受到系统关注, 但一些古籍仍然没有书名。 如司马迁所写的辉煌巨著完稿后, 就没有书名。 东方朔称其为《太史公》,而时人又称《太史公记》或《太史公书》等。“太史公”是对司马迁所任官职的尊称,并不能称为书名。直到魏晋以后,才因该书中多次出现“史记”一词而最终定名为《史记》。 汉魏以后,私家著述蔚然成风,学者著书无不自撰书名。这些书名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与作者有关,一类与内容有关。 与作者有关的书名,多为表示著者和作品的关系,在古书中运用得很普遍: 一是以作者的姓、名、字、号命名的。如唐代杜审言和李商隐的集子分别称作《杜审 言集》《李商隐集》 ,“渔洋山人” 是清代王士祯的号, 他的诗话就被命名为 《渔洋诗话》 。 二是以作者曾任过的官职或封号、谥号命名。东汉的蔡邕曾任中郎将,其文集即名为 《蔡中郎集》;魏国的嵇康当过中散大夫,他的诗文集就叫《嵇中散集》;唐代大书法家颜 真卿的封号是“鲁公”,他的文集就被命名为《颜鲁公集》,等等。这是古人为抬高作者身 价的一种命名方式,在古籍中占一定的比例。 三是以作者籍贯、生活地以及读、著书场所命名的。如唐代韩愈祖籍在昌黎,因而其 书名叫《韩昌黎集》;宋代陆游曾在四川做官十年,十分热爱蜀地,就将自己的诗集命名为 《剑南诗稿》;清代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亭,取名“聊斋”,过路人只需讲讲故事、传闻便 可享用茶水,蒲松龄将听到的奇闻异事整理成文,就是《聊斋志异》。 四是以与作者有关的时间命名。如唐代白居易和元稹的诗集都是在唐穆宗长庆年间结 集的,所以分别命名为《白氏长庆集》和《元氏长庆集》;宋仁宗嘉祐年间,欧阳修曾力推 苏洵的诗文,使苏洵文名享誉天下,所以苏洵就将自己的诗文集题名为《嘉祐集》,以纪念 自己见赏于文坛领袖欧阳修的往事。 五是以书名寄寓作者的情志。 如南宋文天祥就将逃离元营南归途中所写诗集命名为 《指 南录》 ,喻示他的爱国之心永远像指南针一样,忠于南宋朝廷;明人熊人霖在浙江义乌受灾 后去当地做官,披星戴月地为百姓做事,他就将在这期间所写文字结集为《星言草》,抒发 了自己的拳拳爱民之心。 根据作品内容起书名的现象也很普遍。这类书名开门见山地揭示全书内容,可方便读 者通观全书: 一是以全书意旨命名。《论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说法,古代读过《论 语》的人很多,看到“子不语”三字,就知道后面隐去的是“怪力乱神”,清代袁枚就把自 己的一本讲神鬼怪异之事的书取名为 《子不语》 ;《文心雕龙》 的作者刘勰在 《文心雕龙· 序 志》中以“为文之用心”和“雕缛成体”来释义“文心”、“雕龙”,一语道破了全书的核心所在。 二是以书中主要人物命名。如明代小说《金瓶梅》的书名,就是取书中女主人公潘金莲的“金”、李瓶儿的“瓶”、庞春梅的“梅”组合成的;明末清初涌现出一批才子佳人小 说,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的书名是模仿了《金瓶梅》,如《玉娇梨》《平山冷燕》《金云翘传》等。 三是以书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命名。如《西厢记》就是以张生和崔莺莺爱情故事发生的地点来命名的;而《宋史》《明史》等史书都是以所记录事件发生的时代命名的。 此外,文化发展对书籍命名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是按文学体裁命名。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张衡的《归田赋》等,都是以体裁命名的。 二是按诗文、学术流派命名。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叫《香奁集》,就因他是辞多绮罗 脂粉之语的 “香奁体” 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北宋诗人杨亿、 刘筠等人的诗作追求词藻华美、堆砌典故,是“西昆体”诗派的代表人物,所以他们的唱和集就名为《西昆酬唱集》;南宋刻书家陈起刊刻南宋“江湖诗派”诗人的作品集,就名为《江湖集》。 三是以典故命名。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有“学如牛毛,成如麟角”之句,唐代王棨借用此典,将自己的集子取名《麟角集》;《庄子·秋水》中有“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宋代周紫芝就取此典,为自己的作品集取名《太仓稊米集》。 我国许多古籍的书名立意巧妙,让人玩味不已。从传世的古籍书名里,分明可见古人 精神发展的轨迹,触

文档评论(0)

135****23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