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名词用作动词判断“八法”.docxVIP

古汉语中名词用作动词判断“八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汉语中名词用作动词判断“八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在现代汉语里很少见,但在古代汉语里却经常出现。文言文中 名词用作动词的情况有三种, 分别是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本文只对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情况作一些分析。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 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八种常见的句子结构,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一、名词 +名词 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连用,二者未构成并列关系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例如: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分析:例句中“籍”和“吏民”皆为名词,两者连用,“籍”用作动词,意思是“登 记”;例句中 “刑” 和“人”皆为名词, 两者连用, “刑”用作动词,意思是 “施加刑罚”;例句中 “极” 是名词, “视听之娱” 是名词性短语, 两者连用, “极” 用作动词, 意思是 “穷尽”。 二、名词 +而 +动词 名词和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用连词“而”连接,该名词常活用作动词。例如: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分析:例句中名词“墓”和动词“葬”之间用“而”相连,“墓”活用为动词,译为“筑墓”;例句中名词“衣冠”和动词“见”之间用“而”相连,“衣冠”活用为动词,译为“穿衣戴帽”;例句中动词短语“顺流”和名词“东”之间用“而”相连,“东”活用为动词,译为“向东进发”。 三、名词 +代词 名词一般不能修饰代词,如果它置于代词之前,则常活用为动词。例如: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驴不胜怒,蹄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分析:例句中名词 “函” 出现在代词 “之” 的前面, 活用为动词, 译为“用木匣子装” ;例句中名词 “蹄” 出现在代词 “之” 的前面, 活用为动词, 译为 “用蹄子踢” ;例句中 “之”的词义已经弱化, 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但分析时可以作为代词理解, 名词“鼓”置于其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击鼓”。 四、副词或能愿动词 +名词 副词和能愿动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如果名词前出现副词或能愿动词,该名词常活用作动词。例如: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分析:例句中名词“王”受否定副词“不”修饰,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为王”;例句中名词“目”受副词“数”修饰,用作动词,意思是“以眼睛示意,使眼色”;例句中 名词“水”受能愿动词“能”修饰,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水,游泳”;例句中名词“刃”受能愿动词“欲”修饰,用作动词,意思是“杀”。 五、介词结构 +名词 介词后跟宾语会构成介宾短语,如果名词前有这种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作状语起修饰作用,该名词常活用为动词。例如: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分析:例句中名词 “礼” 前有作状语的介词结构 “以事秦之心” 修饰, 故活用作动词,译为“礼遇”;例句中名词“名”前有作状语的介词结构“以钟”修饰,故活用为动词,译为“命名”。 六、活用作状语的名词 +名词 状语一般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谓语。文言文中,几个名词连用且其中的一个名词活用作状语时,跟在它后面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例如: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分析:例句中“鼎铛玉石”四个字都是名词,其中“鼎”“玉”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把宝鼎”和“把珠玉”,“铛”“石”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分别译为“当做铁锅”和“当做石块”,“金块珠砾”用法同此;例句中“瓮牖绳枢”四个字都是名词,其中“瓮” “绳”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用瓮”和“用绳”;“牖”“枢”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分别译为“做窗户”和“系门轴”。 七、名词 +补语 名词一般不能带补语,如果其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常活用为动词。例如: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分析:例句中名词 “刑” 通“型” ,后带补语 “于寡妻” ,用作动词, 译为“作榜样” ;例句中名词“舍”后带补语“于其址”,用作动词,译为“筑舍定居”;例句中名词“军” 后带补语“霸上”,用作动词,译为“驻军,驻扎”。 八、所 +名词 “所” 加动词构成所字结构时常作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使用, 如果“所” 后跟的是名词,该名词就要活用为动词。例如: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分析:例句中名词“志”跟在“所”后面,活用为动词,译为“做记号”;例句中名词“罾”的本义

文档评论(0)

135****23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