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芳的艺术风范与演剧理念(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周信芳的艺术风范与演剧理念(上) 黎中城 周信芳,艺名麒麟童,1895年1 月14日生于江蘇淮安清水浦,那里也是另一位京剧泰斗梅兰芳的师父王瑶卿的故乡。父亲周慰堂是早年下海从艺的宁波世家子弟,母亲许桂仙是游走于江湖的戏班女伶。因为贫困和漂泊不定的生活,小周信芳只读过两年私塾,便辍学习艺。他之所以取了个响亮吉祥的艺名麒麟童,是由于一次偶然的笔误。因为他从小学戏,七岁登台,人们便称之为七龄童。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又先后数次更名,小神童、七灵童、万年青、时运奎……却始终没有一个满意的定名,到了十二岁那年,在一次演出时,照例要在戏园子门口的水牌上写当天演出的戏目和演员。那位粗心的老先生光听口述,不看戏单,把七灵童错写成了麒麟童,不料就此一举成名,从此麒麟童的名字,随着他本人技艺的不断精进,迅速流传开来,并且越演越红,终于响彻九州。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尽管麒麟童这个艺名十分响亮、吉祥,但周信芳的成功却主要靠他辛勤努力,苦苦练就了一身异乎常人的扎实技艺和深厚功底。 他自幼勤学苦练,深得前贤真传,从小受谭鑫培、孙菊仙、王鸿寿、李春来等“鼎甲”级大师的熏陶和传授,有瓷实的武功底子,有过硬的唱念基础,精于四功五法,擅于把握节奏,做到文武昆乱不挡,能熔旧剧新戏于一炉。虽然他学历浅薄,却能编、能导、能演、会谱曲、会写文章、会经营。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更使他有了深厚的艺术积累,能游刃有余地活跃于全国各地的舞台。 梅兰芳说过:一个演员,要演满20XX场戏,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好角儿。周信芳也曾说:一个好演员总要演过2500场戏才行。那么周信芳自己毕生演出过多少场戏呢?由上海京剧院和周信芳艺术研究会联合组成的《周信芳全集》编辑部,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调查,从已经搜集到的25000多张演出广告中统计,大师从1906年开始,到1965年为止,有案可查的剧场演出,竟达到近120XX场之多。加上没有广告记载的演出,估计将超过15000场戏。大家知道大师在世八十个年头,也就是29000多天时间,扣除童年和晚年的岁月,扣除赋闲和受迫害的日子,有可能活跃于舞台的,也就是不到两万天时间。可就在这不到20XX0天时间里,他演了15000场!这是怎样的演法呢?原来除了一年365天每晚登台之外,每周三、六、日都要加演日场,而不论日场夜场,不管主角配角,周大师都会在台上露面。尤其在他的青壮年时期,每年一般要演400场戏。最多的一年(1930年),他竟在上海丹桂第一台连演了497场。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可见,周信芳的艺术,不是某媒体、某报人吹嘘炒作出来的,它是通过本人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舞台实践,千辛万苦逐渐积累而成的。 也许有人会问:像周信芳这样从名不见经传的童星到闻名四海的大角儿,历来也不乏其人。同一时期、同一行当的老生名角有南麒北马关外唐,还有北京“余言马高”“马谭杨奚”前后四大须生等等。何以只有周信芳能独占鳌头,与梅兰芳双峰并峙,成为京剧界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呢?有人推测,那是因为他政治上追求进步靠拢中国共产党的缘故;也有人猜想,因为他的人脉广,交结许多当权的朋友和社会名流…… 其实,与其说他喜欢结交名流,还不如说名流喜欢结交他,因为同气相投而惺惺相惜。与其说他追求进步靠拢党,不如说党需要团结他这样有正义感、爱国心和广泛影响、崇高声誉的艺术大家。要是把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弄颠倒了,就难以得出合情合理的结论。周信芳和他创造的麒派艺术,其广泛影响和崇高声誉,完全是基于他的艺术所拥有的惊人魅力,那是早在他结交名流、追求进步之前就已客观存在的。 梅兰芳先生对周信芳有过非常客观的评价,他说“周信芳先生是我们戏曲界具有高度成就的一位先驱者”,“他的麒派艺术,在大江南北普遍流行,而更能独树一帜”。当伶界大王谭鑫培被人们奉为剧神、老生行当无不尊谭的时候,国学大家顾颉刚称道周信芳是“学老谭最好的生角”“老谭之后,只有周信芳能达到角色和演员浑然一体的境界”。人们赞誉他为“扮什么像什么,演什么好什么的全才生角”、“领袖艺员”。更有甚者,京派老生演员张春彦撰文说道:“把北京所有的名老生放在一只锅里熬膏,也熬不出一个麒麟童来。”话语尽管有些夸张,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根据。 从20世纪一二十年代起,周信芳创立的麒派艺术,在我们国家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就已有很大的影响。到了二三十年代,几乎全国各地的京剧舞台和团体,都无可避免地受到这一南方流派的辐射。具有独特风采的麒派唱腔风靡远近、老少学仿,乃至大街小巷随处可闻,真达到了“满城争唱萧相国,四海齐呼打严嵩”的空前盛况。 麒派艺术得到有识之士的广泛认同。周信芳旗下门徒的数量、声誉以及在观众中的影响,曾一度令其他各种流派的宗师难以望其项背。周大师16岁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