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用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一)烷化剂
是栽培作物诱发突变的最重要的一类诱变剂。药剂带有一个或多
个活泼的烷基。通过烷基置换,取代其它分子的氢原子称为 烷化作用所以这类物质称烷化剂。
烷化剂分为以下几类:
1.烷基磺酸盐和烷基硫酸盐
代表药剂:甲基磺酸乙酯( EMS)、硫酸二乙酯( DES)
2.亚硝基烷基化合物
代表药剂:亚硝基乙基脲( NEH)、 N-亚硝基 -N-乙基脲烷( NEU)
3.次乙胺和环氧乙烷类
代表药剂:乙烯亚胺( EI)
4.芥子气类
氮芥类、硫芥类
烷化剂的作用机制 --烷化作用作用重点是核酸,导致 DNA 断裂、缺失或修补。
(二)核酸碱基类似物
这类化合物具有与 DNA 碱基类似的结构。
代表药剂:
5-溴尿嘧啶( BU)、 5-溴去氧尿核苷( BudR)为胸腺嘧啶( T)的
类似物
2-氨基嘌呤( AP)为腺嘌呤( A)的类似物
马来酰肼( MH)为尿嘧啶( U)的异构体
作用机制:作为 DNA 的成份而渗入到 DNA 分子中去,使 DNA 复制时发生配对错误,从而引起有机体变异。
(三)其它诱变剂
亚硝酸能使嘌呤或嘧啶脱氨,改变核酸结构和性质,造成 DNA 复制紊乱。 HNO2还能造成 DNA 双链间的交联而引起遗传效应。
叠氮化钠 (NaN3)是一种呼吸抑制剂,能引起基因突变,可获得较高的突变频率,而且无残毒。
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秋水仙素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器官和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
剧毒的植物碱。纯品为无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熔点 155℃,有苦味,易溶于冷水、酒精、氯仿和甲醛。通常用水或酒精作溶媒。
( 1)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原理
秋水仙素与正在分裂的细胞接触后,可抑制微管的聚合过程,不能形成纺锤丝,使染色体无法分向两极,从而产生染色体加倍的核。
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能阻碍纺锤丝的形成,但对染色体结
构无明显影响。处理的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可恢复正常, 重新进行分裂。
( 2)秋水仙诱导多倍体应注意的问题
① 注意诱变材料的选择
选主要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
选染色体组数少的品种因为倍性高的种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利用了它的多倍性。
选能单性结实的品种因为染色体多倍化后,常会使育性降低。
尽量选多个品种处理因为不同的种、品种、类型遗传基础不同,多倍化后的表现也不同。
② 注意处理部位的选择
处理的组织应该是旺盛分裂的组织。如萌动的种子、正在膨大的芽、根尖、幼苗、嫩枝生长点、花蕾等。
③ 注意药剂浓度和处理时间的选择
溶液的浓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会引起伤害,以至致死;过低,又不起作用。一般采用临界范围内的高浓度、短时间处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通常,草本浓度较低,木本浓度较高。
果树、树木: 1-1.5%蔬菜、草本花卉: 0.01-0.2%
王鸣等()在甘蓝、白菜、南瓜、萝卜上试验表明,在 0.01-0.2% 的范围内,随浓度增高,引变的百分率也显著提高。
处理时间以细胞分裂周期为转换。
④ 注意被处理植物的生长条件
处理后,用清水冲洗 ,除去残留药物,并为植株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便于植株恢复生长。
外部条件中最重要的是温度,一般 25-30℃。
( 3)诱导方法
① 浸渍法
可用溶液浸渍幼苗、新梢、插条、接穗、种子及球根类蔬菜、花卉等材料。为避免蒸发,宜加盖,避光。
一般发芽种子处理数小时至 3d 或多至 10d 左右。秋水仙碱能阻碍根系的发育,处理后要用清水洗净后再播种。发芽种子的胚根,处理
后往往受到抑制,发根较慢,为利于根的生长,可在药液中添加适当生长素。
处理插条、接穗一般 1-2d。处理后也要用清水洗干净。
处理幼苗时,为避免根系受害,可将盆钵架起来倒置,使茎端生长点浸入秋水仙碱溶液中。
② 涂抹法
把秋水仙碱按一定浓度配成乳剂,涂抹在幼苗或枝条的顶端,处理部位要适当遮盖,以减少蒸发和避免雨水冲洗。
③ 滴液法
对较大植株的顶芽、腋芽处理时可采用此法。常用的水溶液浓度
为 0.1%~0.4%,每日滴一至数次,反复处理数日,使溶液透过表皮渗入组织内部。如溶液在上面停不住时,可将小片脱脂棉包裹幼芽,再滴加溶液,浸湿棉花。
④ 套罩法
保留新梢的顶芽, 除去顶芽下面的几片叶, 套上一个防水的胶囊,内盛有含 1%秋水仙碱的 0.65%的琼脂,经 24h 即可去掉胶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加甘油,可避免甘油引起药害。
⑤ 毛细管法
将植株的顶芽、腋芽用脱脂棉或纱布包裹后,将脱脂棉与纱布的另一端浸在盛有秋水仙碱溶液的小瓶中,小瓶置于植株旁,利用毛细管吸水作用逐渐把芽浸透,此法一般多用于大植株上芽的处理。
此外,还有注射法、喷雾法等。
秋水仙素诱导也与物理辐射等方法结合使用。如山川邦夫 ()报道,将好望角苣苔属中的一些种用秋水仙碱处理 11d,再用 0.05Gy 的 X 射
线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