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限责任公司未出资股东资格认定.docx

浅析有限责任公司未出资股东资格认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有限责任公司未出资股东的资格认定 一、问题的提出 A 公司是国内某公司与国外某公司于 1994 年 7 月经政府部门批准成立的中外合作企业, 注册资本 200 万元。根据合作合同约定,国内公司以现金出资 100 万元,国外公司以现金出资 100万元(折合美元 出资),经珠海某会计师事务所于 1995年验资报告确认至 1995年 4月 A 公司实收注册资本 200万元。 工商局向 A 公司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虽然公司设立的形式要件显示国外公司为 A 公司股东, 但该国外公司一直未实际出资。 在 A 公司合作经营期限即将结束的时候,国内公司向某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确认国外公司未 履行出资义务,不是 A 公司股东。由于双方对 A 公司设立时是否出资产生重大争议,仲裁委员会为 查明 A 公司的原始投资的形成情况,委托北京某会计师事务所对 A 公司在办理注册登记时股东投入 资本情况进行审计, 根据审计报告显示国外公司符合规定的出资为 0 ,国内公司符合规定的投资为 60 万元。 股东资格是投资人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 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 有关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是公司法诉讼 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诉讼。本案中, A 公司在公司成立的形式要件均符合我国法律相关规定的前提下, 出现股东实际未向公司缴纳出资的问题,其股东资格是否应予认定?其股东权利是否应因此受到影 响?这些问题在我国现行公司法中并无明确规定, 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做法。 笔者 拟从我国的国情和公司法相关规定及其立法本意着手, 就公司内部实际未出资股东的认定问题作一探 讨。 二、当前理论界和实践中对未出资的股东资格如何认定的不同观点及做法 (一)否定股东地位说 此说认为,股东出资的严重违约行为(如根本未出资或未按时出资)将导致其股东地位(或资格)的 丧失。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股东对于公司最为根本的义务在于出资,只有履行了出资义务,才能够获得股 东的身份和资格,如果其没有履行出资义务,自无取得股东身份可言。例如:刘瑞复教授认为: “股 东是指公司资本的岀资人或股份的持有人。 ……股东因其岀资而取得股东身份, 从而形成与公司之间 的权利义务关系。 ”漆多俊教授认为: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是向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取得公司股份的 公司成员。 ” 以岀资取得股东资格,实际上是严格法定资本制下的产物。在严格法定资本制下,立法者要求股东向 公司岀资的目的在于确保公司资本的确定真实,从而尽可能地维护交易安全。 目前否定说在我国公司法理论界属于主流观点,在司法实践中也具有广泛的影响,这也符合我国《公 司法》的立法本意和原则,法院也主要是按这种观点来进行操作的。例如广东省高院审理的广东国投 破产案中, 对广信实业公司在江湾新城公司中的股权及股东资格的裁定, 认为广信实业没有履行股东 最基本的岀资义务,违反了合同约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公司法》的规定,依法丧失了股东 的资格,作岀江湾新城 75%股权归原广东国投所有的裁定。 二)肯定股东资格说 此说认为,违反出资义务的公司股东仅承担违约责任,而其股东资格不因未出资而被否定。公司的股 东未缴纳出资的,应向股东承担违约等法律责任。如就行政责任而言,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罚 款、责令改正甚至吊销营业执照;就民事责任而言,可以因设立瑕疵而否认其法人人格,由股东对公 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公司的设立瑕疵可以产生法律责任,但并不否认股东的股东资格。 此说的相关法律依据为《公司法》第 25 条和《中外合资企业法》 、《中外合作企业法》有关分期出资 的规定。依据《公司法》第 25 条的规定,违反出资义务的公司股东仅应对其他已足额出资的股东承 担违约责任,而不能因其未出资而否定其股东资格。股东未出资而设立的公司,属于公司的瑕疵设立 问题,公司的瑕疵设立可以产生法律责任。 《中外合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企业法》分期出资的规 定采用的是授权资本制,认为合资、合作公司可依分期出资方式而设立,必然存在股东在未能出资或 未能全部出资之前即取得合资公司股东资格的情形, 这就与出资取得股东资格的观点相矛盾。 最高人 民法院也在法复 [1994]4 号《关于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消或者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 第 1 项中表明了这样的态度: 如果企业开办的企业已经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其实际投入的自有 资金虽与注册资金不符,但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 15 条第 7 项或其他有关法规规定的数额,并具备企业法人其他条件的,应当认定其具备法人资格,以其财产独 立承担民事责任。但如果该企业被撤消或歇业后,其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开办企业应当在该企业实 际投入的自有资金与注册资金差额范围内承担责任。可见,在此种出资瑕疵的情形下,最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