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知识
1.什么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为主要病变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乙肝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乙肝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2.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有哪些?
乙肝病毒感染后,因机体差异可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或无症状感染、急性自限性肝炎或暴发型肝炎。研究显示,婴幼儿、小于5岁儿童以及免疫缺陷的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通常无症状;然而,30%~50%的≥5岁儿童及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会出现食欲减退、全身乏力、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早期临床体征或症状,也可出现皮疹、关节痛及关节炎等肝外表现。乙肝病毒感染者如超过6个月,可发展为慢性感染,部分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1%的急性乙肝会发展为暴发型乙肝,暴发型乙肝的病死率约70%。高达25%的乙肝病毒感染的婴儿和年龄较大儿童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或乙肝病毒相关的肝细胞癌(HCC);而成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发展为HCC的比例每10年约为5%,是未感染乙肝病毒者发生HCC概率的100~300倍。80%的肝细胞癌病例可能由乙肝病毒感染造成。
3.感染乙肝病毒后能康复吗?乙肝慢性化的原因是什么?急性乙肝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对于成人来说,若能早期诊断,采取适当的休息、营养和一般治疗,大多数患者可在3~6个月内自愈,少数可转为慢性。
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乙肝。新感染者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与乙肝病毒感染发生时的年龄有关。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越小,慢性化的可能性越高。围生 (产) 期、婴幼儿时期及5岁以上感染乙肝病毒者中,分别有90%、25%~30%及5%~1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免疫缺陷者(如HIV感染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发展成慢性感染的风险较高。
4.乙肝的传染源有哪些?
乙肝病毒携带者,急、慢性乙肝患者,亚临床感染者,乙肝肝硬化和乙肝病毒相关的肝细胞癌(HCC)患者都具有传染性,其中以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最为主要。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最高,其他体液或分泌液如精液和阴道分泌物等也具有一定传染性。
5.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是婴儿乙肝病毒感染的最重要方式,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多是在分娩时接触乙肝病毒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据估计,人群中40%~50%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所致。如不采取阻断措施,HBsAg与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围产期被感染约为70%~90%。
血液传播: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和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用具,如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静脉吸毒,修足、文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
性接触传播: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
6.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存在经皮肤和黏膜暴露血液风险的人群:包括静脉吸毒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易发生外伤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血液透析者及器官移植者。
存在性暴露感染风险的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多性伴者及性伴为HBsAg阳性者。
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人群:如医务工作者、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医学院校学生、救援(公安、司法、消防、应急救灾等)人员及福利院、残障机构和托幼机构等工作人员。
其他人群:如乙肝以外的其他慢性肝病患者、乙肝病毒高发区的居住者及旅行者、免疫缺陷或免疫低下者、HIV阳性者。
7.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注意什么?
乙肝病毒携带者要重视体检,定期去医院检查乙肝病毒复制的变化情况以及对肝功能的影响。饮食方面,禁忌喝酒,吃比较容易消化的饮食,不要吃太油腻和容易上火的食物,食物要干净卫生,生活有规律,保证足够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特别要注意不要熬夜,减少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情绪。不能献血。家人要接种乙肝疫苗,在配偶没有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之前,性生活时要使用避孕套。
9.乙肝的主要防治策略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乙肝疫苗也是唯一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疫苗。
我国卫生部颁布的《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提出,采取预防接种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学会洞察行业 -写好分析报告的6堂实战课.pdf VIP
- 旅游安全培训课件共63页.ppt
- 中国醇酸防腐涂料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 (2025)冠心病介入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给排水国标图集-04S516: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pdf VIP
- 2023年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钳工工艺学(第6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感谢您选用爱德利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AV2系列通用型小功.PDF VIP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3《金银岛》译文和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