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医馆“绍恒堂”旧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西医馆“绍恒堂”旧事 今天的丽江古城五一街文治巷,在经历了漫长的萧条、逼仄与凌乱之后,恢复了它往昔的繁华:商铺林立,行人如织。可曾在这条古巷里名噪一时的纳西医馆“绍恒堂”却再也难觅往日的踪迹,和大研古城大部分古老建筑一样,现在,它是一家五星级客栈。 “绍恒堂”那些精心采撷而来,经过风干、晾晒、烘焙、研磨的植物,似乎不再具备曾经有过的神奇功效,至少,已不再充当主要的疗治工具,但是在过去的岁月里,它们被最大限度地用于与疾病抗争。使用它们的是一批勇气与耐性并存的医者,是肉体与灵魂的救赎师。所以,尽管时过境迁,医馆“绍恒堂”已难觅踪迹,但它依然得到了各种方式的铭记。 云南药书:《玉龙本草》 说到“绍恒堂”就不得不提《玉龙本草》,它是继《滇南本草》以后的古代云南第二部中草药书。“绍恒堂”和氏家谱记载,该书起源于明宣德、正统年间,由丽江府通安州大研厢文治村一位叫阿普井日的纳西族世医始创。如今,“绍恒堂”第十八代传人和德绍也已年逾古稀,但他的脑海里清晰地保留着孩提时代来自家中老人们的那些关于阿普井日的讲述。 阿普井日出生在通安州一个偏僻山区的东巴世家,自幼受家父老东巴的影响,知晓东巴文和祖传治疗伤寒肋痛的偏方,并经常跟随家父上山挖药,走村串寨给人治病,成人后只身来到大研厢文治村,租了靠近路边的一个小店开设草药铺,以卖中草药为生,同时也给人看病。 他经常上山挖药,足迹遍及丽江的山山水水。他将采挖来的药进行长期的临床实践,并将实践中总结、验证得出的每一味药物的药性、滋味、功效、配方和临床运用以及产地、采挖季节、加工泡制方法等,都用东巴文字作了详细的记录,有的药材被整棵地压制成标本存放。在他之后,代代相传,接力整理。药物种类逐步增多,标本数量也不断增加,有的药物标本年久腐朽,后人按前人记载重新采挖制作,使其传承下来。 figure figcaption “绍恒堂”匾额(上图)。“绍恒堂”第十八代传人和德绍(下图)。 /figcaption /figure figure figcaption/figcaption /figure 阿普井日的风采,和德绍无缘亲眼目睹;这本由东巴文字记载的古朴药书,他也无缘亲手翻阅,但在阿普井日的后人们购地扩建的深宅大院“绍恒堂”中,他度过了难忘的儿童时光。那时候,琅琅书声会在空落的庭院中回荡,时浓时淡的中草药气味也会在堂前萦绕,医者的仁德厚爱时刻润泽着他幼小的心灵。这样的时光,直到上世纪50年代,和家被划为地主,家产尽被没收才宣告结束。 《玉龙本草》随着“绍恒堂”的消失,亦不知去向,此时的《玉龙本草》已不再是只有智者才能阅读的东巴古书,因为在清代,“绍恒堂”的传人们接受了汉文化教育,部分地使用汉字作为批注,到民国时期,“绍恒堂”的传人们,更是历尽千辛万苦,在前人基础上采集整理出336种药物标本,完全使用汉语标注。1945年,中国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教授到丽江进行植物学研究,得知“绍恒堂”有一份珍贵的年代久远的药物标本,他非常高兴,乐意为“绍恒堂”整理成书。在秦仁昌教授的指导、协助下,“绍恒堂”经过植物学分类,鉴定、整理、命名,将药物标本压制成较规范的图谱。他们用三年时间把全部标本用文字整理成册,共计98页,全书共载药物500余种,其中所收药用标本387种,并订名《玉龙本草》,封面“玉龙本草”四字隶书用药籽粒拼粘而成,右上角标明成书年代,左下角落款和氏医铺号“绍恒堂”三字。 figure figcaption 源自清代至今仍在使用的药物器皿(左图)。云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玉龙本草标本图影》(右图)。 /figcaption /figure 这本书名用药籽粒粘出的神奇药书未能给年幼的和德绍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拥有并保留至今的是云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玉龙本草标本图影》。时任云南省药品检验所所长的曾育麟在丽江发现了《玉龙本草》的部分药物标本散页。经过曾育麟认真整理编撰,这本历经18代传人,跨越500年时空的纳西族药书,终于得以正式出版。 “绍恒堂”传人:以碎银置于药中 blockquote“绍恒堂”第六代传人和坤对那些实在无法维持生计的病人,会“以碎银置于药中,令自检之”。他在拯救生命的时候,用一种体面的方式维护着病人的尊严。/blockquote 在古城,“绍恒堂”的存在,等同于文明的存在,等同于开化的存在,因为医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处于迅猛的变化之中,医者,作为最被需要的人群,必须具备接纳的胸怀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就纳西族而言,医术从宗教系统正式剥离出来,成为独立而且不可或缺的社会机构当推到明代,在此之前,纳西族最早的医疗手段,脱胎于巫与医的结合体,有时,很难说清楚到底是药物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还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