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书馆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先行者
【摘 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共图书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由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论起,纵览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阐述了南京图书馆通过挖掘地方文史、丰富特色藏书、支持政府决策、全面创新自身等诸方面,担当起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先行者的重任。
【关键词】图书馆 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与服务中心和重要枢纽,在服务经济建设、普及文化知识、传播科学信息等方面,其职能和作用日显突出。十朝古都南京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基石,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典藏、现代化的发展,担当起保护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先行者。
一、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
城市,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是历代思想、政治、文化、艺术以及世世代代市民生活形态的积淀。很难想象,一座失去了历史文化印痕,失去了承载历史文化基因的街道、建筑、文物、古迹的城市能有多大魅力。灿烂悠久的城市文化遗产,不仅是市民的精神家园和集体记忆,也是构成我们今天生活的重要背景;不仅能强化人们的乡土意识和爱国情感,也是现代文明的宝贵源泉。
保护旧城是国际社会的共识。瑞士人认为,轻易拆除旧建筑,就是丢掉历史。他们的苏黎世完整保留了中世纪时期的各种建筑。法国人认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不仅要保护文物建筑,还要保护成片的历史地段、旧城的历史格局和历史风貌,为保存旧城,巴黎花了30年时间建了5座卫星城。英国人认为,古建筑不是经济增长的累赘,而是城市繁荣的基础,破坏人们熟悉的古老建筑,会造成社区的失衡,需要付出破坏性的代价,如今,伦敦所有最繁华、最有吸引力、人们最愿意居住、工作和参观的地方,正是那些历史环境保持完整的地方。他们在旧城保护方面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保护生态环境,只影响人的肌体,保护历史环境,却涉及人的心灵。
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或是历代王朝的都城,或是自古繁华的商贸中心,或是中外交流的港埠,或是巍巍的军事重镇,或是别具民族风情的都邑,或是近代史上的革命圣地。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城市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城市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如何保留、保护那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精华,是个严峻的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或许还能弥补,历史环境和城市文化遗产一旦破坏,就不能复得,损失无法估量。
二、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
南京从公元前472年越国大夫范蠡筑城算起,至今已有近2500年历史。历经十朝沧桑,历代城址相互叠压。三国鼎立,她目睹群雄角逐争战;六代兴替,她阅尽王朝的曲终幕落;明初,她以举世无双的巍巍城垣显示了泱泱大国之风;晚清,她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被冠上自己的名字而蒙受耻辱;太平天国,历史在这里风雷激荡;辛亥革命,潮流在这里奔突迂回;抗日战争,日军在这里留下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血腥的一页。
漫步于石头城下、秦淮河边、明故宫里、天王府中、中山陵旁、雨花台前,面对斑斑史迹,自会思绪万千,恍若进入了遥远的历史海洋。弯弯的秦淮河、繁华的夫子庙、巍巍的中山陵,自然开朗的南京城仍是一派十代都会尊严深厚的历史文化气象。作为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明孝陵已顺利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明城墙的影响在日益扩大,南京云锦正在走向世界。江宁织造府、大报恩寺塔、宝船遗址、天妃宫、静海寺等历史文化遗址也逐渐再现旧貌。
现在,南京仅省级以上文物古迹就有124处,这是南京创建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源,必须进一步做好挖掘整理,让历史文化资源以多种方式亮出来、透出来,使丰厚的历史文化成为南京通往世界的一张名片,以文气聚人气增名气。如何发掘利用好南京的文化资源,打好文化牌,打造南京兴化,把南京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是我们南京图书馆开展的特色工作之一。长远观之,这项工作对于推动江苏省以至中国其他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图书馆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作用
1.挖掘和珍藏地方文史,给养代代读者和研究者
1907年江南图书馆诞生于古城金陵,民国期间,该馆更名为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1933年,国立中央图书馆又筹建于南京,新中国建立后,两馆先后更名、合并,形成今日人们熟知的南京图书馆。今日南京图书馆所藏上百万册古代文献,就是在近百年风雨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其中国学图书馆藏书十之八九得之于私家藏书楼,以钱塘丁氏八千卷楼、武昌范氏木犀香馆、桃源宋氏之藏书最为著名。在中央图书馆时期,曾两次大规模地收进历代文献。第一次是抗日战争初期,江、浙、皖、沪的藏书世家,为了生计所迫,同时怕被人劫掠,因此大批善本图书逐浙流入上海书肆中。当时在郑振铎等爱国人士呼吁下,重庆教育部同意从中英庚子赔款会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