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学设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屈 原(节选) 一、教学目标 (一)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二)评为戏剧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学习本文用象征手法来表现时代主题的写法。 (四)联系背景,学习屈原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一)(二) 教学难点:目标(二)(三)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挑生讲述)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他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 (二)文学常识 1.人物介绍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于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步诗集《女神》。1924年后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倡导革命文学。192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作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华》等。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身贵族,曾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权楚怀王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国家。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2.背景资料 《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中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创作了历史剧《屈原》。 (三)预习检测 1.请准确读出下面加点字 雷霆(tíng) 污秽(huì) 犀利(xī) 鞭挞( tà ) 罪孽(niè) 鞺鞳(tāng tà) 徘徊(pái huái) 稽首(qǐ) 睥睨(pì) 2.请说一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四)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故事大意,思考本文的结构及各部分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对风雨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部分: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2.靳尚出场后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问句:(1)刚才我叫人送了一通南后的密令来,你收到了吗? (2)罪人怎样处置了? (3)你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4)(惊异)什么? 明确:咄咄逼人,急于害死屈原。 3.郑詹尹为什么对毒死屈原有些迟疑? 明确:郑詹尹是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廷中奸臣的帮凶,毫无正义感。他对毒死屈原有疑问,不是同情屈原,而是怕“惹出乱子”,舍不得他的东皇太一庙。但当靳尚说到不按南后的意志办事的话,南后可以大义灭亲,处死他时,他便下定了毒死屈原的决心。这从侧面表现出屈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四)品读探究 1.靳尚命令郑詹尹毒死屈原说明了什么?请结合当时的背景进行探究。 明确:屈原是对祖国赤胆忠心,对人民一片赤诚的爱国者。为使祖国免遭秦国侵犯,他提出联齐抗秦的主张。但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昏庸的楚怀王拒不接受他的正确主张。南后、靳尚之流内外勾结,把屈原视为秦国较好的障碍,对他进行无耻的诬陷和残酷迫害,不仅投之狱中,还要密谋毒死屈原。这正暴露了他们凶狠、残忍、毒辣的嘴脸,也表现出他们对以屈原为代表的正义力量的恐惧。 2.课文的主体是屈原的独白,请同学们反复诵读独白部分,思考:屈原呼唤了哪几种事物?痛斥了哪些神鬼偶像?这些形象有什么特殊含义?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具体事物加以分析。 明确: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东皇太一:象征人世间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阶级。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这是象征手法。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2.请从屈原的独白中感受屈原的内心世界,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反复诵读,并说说这些句子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