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_社会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历史_社会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中的第1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推进,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不能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社会主义为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模式。学习本课,有助于认识从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的艰难历程,感受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为我们今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借鉴。 2.教材的处理 教材分为三个子目录,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我将教材处理为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等四个方面。我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调整为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放在第一目,而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调整为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放在第二目,斯大林经济体制调整为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放在第三目,将阅读与思考部分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的论述调整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放在第四目。 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模糊、神秘,甚至有错误认识。鉴于此,本课将从经济体制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难点: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 课前准备 上课准备:课本,练习本,红、黑笔,导学案. 上课要求: (1)回答问题声音洪亮,知道提出问题答案 的学生举起手示意老师. (2)小组讨论时,组长负责组织组员活动,每位 同学都要积极参与讨论.(3)课代表负责记分: 每正确回答一个问题记1分 导入新课: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这既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又是新的挑战,传统的经济体制被打破,俄国这个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率先实现突破,建立史无前例的社会经济体制,让我们共同走进历史课堂重温那段历史的记忆。 新授内容; 展示课标要求,明确学习任务。 宏观看线索 苏俄(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一)生存篇——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 (二)发展篇——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 (三)崛起篇——斯大林模式(最终确立) 学习过程: 一、生存篇——战时共产主义 自主学习: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严峻考验? 读教材并观看视频材料思考回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有哪些?(4各方面认识)找学生回答。 材料展示经济危机表现从而引发政治危机。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过度引入新经济政策的学习。 二、发展篇—新经济政策的措施 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深度思考: 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何创新? 史料展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